2018年,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提醒卡制度,到规范党风廉政审查;从出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到明确日常行为规范;从整治违规赈酒、实现党员干部监督全覆盖,到启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风行动”……这一年,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桑植县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以实干促发展,忠诚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扎实做好“加法”,全县党风政风监督工作呈现新亮点、取得新成效。
“提醒+问责”,深耕“责任田”
权力就是责任,有责就要担当。党委和纪委要种好管好“责任田”,必须牢牢牵住主体责任的“牛鼻子”,高高扬起监督责任的“铁鞭子”。
2018年,该县加大精准问责力度,对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追责问责。因履行主体责任不力被问责10人,因履行监督责任不力被问责7人。
筑牢“防火墙”,着力扎紧制度的“铁笼子”。该县从完善制度层面入手,打出“组合拳”,落实“两个责任”取得重要成效。先后制定了《桑植县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提醒卡制度实施办法》《桑植县党政机关工作人员问责办法(试行)》《桑植县党风廉政审查暂行办法》等制度,对“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通过发放提醒卡及时提醒,对国家工作人员问责主体、问责程序、问责权限等进行明确的界定,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审查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运行。
今年以来,全县共问责党员干部102人,其中组织处理34人,党纪政务处分68人;下发“两个责任”提醒卡130余份;开展党风廉政审查43批次、912人次,取消或暂缓提拔重用、评先评优25人次。
“督查+规范”,常念“紧箍咒”
严把“两为”关,鞭策“庸懒散软”干部,打造“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干部队伍。
2018年,该县坚持把干部纪律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常念纪律“紧箍咒”,制定了《桑植县国家公职人员日常行为规范(试行)》,拟定了12条日常行为规范,从遵守政治纪律、廉洁履职尽责、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进行规范,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作风建设成果。通过紧抓、严抓、常抓作风督查,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开展常态化的明察暗访、联合督查、重要节点督查检查、通报曝光。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明察暗访13次,联合公安、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10次,下发通报14期,通报批评11家单位、63人次,查处违反“四风”问题84起,党纪政务处分116人。
“宣传+推动”,刹住“人情风”
2018年12月1日上午九点多,在桑植县洪家关乡主街道旁,一户村民正在违规赈酒,乡政府在通往该户家中的必经之路上立起一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违规赈酒,不得参与—洪家关白族乡人民政府”。前来吃酒的村民见状,纷纷掉头回去了。
“润物细无声”。通过大力开展“规范操办酒席、树立文明新风”专项整治行动,《桑植县规范操办酒席暂行规定》的有力实施。“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观念已逐渐深入民心,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情债”往来得到了有效遏制,干部群众的人情负担大大减少。
“一纸禁令管干部、一个村规管百姓。”一年来,全县各单位悬挂主题横幅100余幅,组建劝导队200多支,现场劝阻违规操办酒席65场次,累计拆除拱门1700多个;受理投诉举报23起,通报曝光18人,查处16人,其中组织处理12人,党纪政务处分4人。
“严查+通报”,守护“钱袋子”
“自家的公益林面积终于搞清白哒,补偿款也分文不少地拿到手里哒,心里头硬是热乎乎的、美滋滋的!”2018年11月21日,在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唐家山村公益林补偿款现场清退会上,该村村民王某从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手中接过退回的四千多元现金,笑得合不拢嘴。围观的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用好“杀手锏”,剑指扶贫领域腐败。2018年,启动以“四查四治四访”为主要内容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风行动”,聚焦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林业惠农补助资金、产业扶贫等重点领域,对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大问责”。
今年以来,共发现问题线索219个,通过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组织处理126人,立案98件,结案7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收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违纪资金107.35万元,退还群众资金28.21万元。下发内部通报12期,通报51人,公开通报曝光11期,通报38人。
“要突出问题导向,行动上主动出击,深挖问题线索,严肃执纪监督,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在今年4月初召开的全县2018年至2020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动员会上,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发出动员令。心中有责,笃行担当,清风常在,桑植县干事创业的浩气随担当不断升腾,改革发展的航船乘着“清风”破浪前行!(桑植县纪委监委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