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级监察委员会即将成立一周年之际,由清风杂志社、红网共同打造的清风·反腐专栏策划一期“对话纪委书记、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专题。通过对话纪委书记、监察委员会主任,解读我省各级纪委监委合署办公以来,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压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作出的努力。本期对话的嘉宾是安化县纪委书记、监察委员会主任张靖华。
清风·反腐专栏:安化县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保障今年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在专项治理上是如何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的?
张靖华:今年我县的脱贫攻坚任务是确保55261名贫困人口脱贫、65个贫困村退出和贫困县摘帽,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县各级各部门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市委市纪委关于专项治理的决策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扶贫领域信访处置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全县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推进会强化统筹部署。县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每月召开“一月一主题”点评会推进工作,制定出台《安化县脱贫攻坚各级职责与任务》《县级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将责任压实到县级领导和全县各单位,形成千斤担子人人挑的局面。县委书记、县长给所有县级领导发送《提醒函》,向乡镇长、县直单位负责人发放公开信,督促加强对分管和所在单位的管理。
(二)纪检监察组织认真履职。坚持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统揽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全局,把纪检监察精力、力量集中到扶贫领域。县纪委监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对专项治理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点评、一季度一通报。夯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基础,推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队伍建设专业化、信访处置精细化、工作流程程序化、硬件配备标准化、片区联动高效化等“五化”建设,一次性建成31间标准化谈话室,将乡镇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为5个协作办案片区,统一建立信访举报登记、问题线索处置、立案登记等9本工作台账。进一步落实“三转”要求,对“三转”不到位的,一律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今年有16个单位被通报、约谈责令限期整改;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单独考核机制,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放手干事、大胆监督、铁面执纪。今年以来,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立案131件,已党纪政务处分99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收缴和清退违纪资金426万余元。
(三)职能部门切实落实责任。县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县派驻村办、县扶贫开发局、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等单位,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每月开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查处、及时整改。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定期组织25个扶贫领域行业监管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制定《安化县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移送管理办法》,目前行业监管部门已移送问题线索95件。如对移送的超范围发放“雨露计划”资金的问题线索,目前全县已清退违纪资金151万余元。
清风·反腐专栏:今年以来,安化县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深入发现了一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着力的?
张靖华:县纪委监委按照“扶贫攻坚的工作任务在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跟进到哪里”的思路,紧盯扶贫项目、资金、政策、作风,一杆子插到底,深入排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优亲厚友、作风不实等问题。
(一)聚焦举报重点查。积极搭建群众反映问题的“桥梁”,通过建立乡村两级信访举报接待室、实行周二领导带班接访制度、创建微信“一键举报”平台、发放纪检监察联系卡等措施,进一步拓宽群众信访举报渠道。1-10月我县共受理扶贫领域举报499件,同比增长54.3%。目前,在全县各乡镇均在一楼设置了信访接待室,各村(社区)村民服务中心设立了信访举报接待室和信访举报专栏。依托安化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建立的“一键举报”平台,自3月份上线以来已受理信访举报61条,办结53条,被称为“手机上的纪委”。印制了4.7万余张纪检监察联系卡发放给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15万贫困人口全覆盖,打通了群众举报“最后一公里”。
(二)专项行动铺开查。一是开展作风问题“双百”督查。集中100名纪检监察干部在脱贫攻坚百日会战期间,组成若干作风问题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每月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督查。通过督查,现已督促整改问题78个。二是开展信访举报百日“清零”行动。通过干部大走访、线索大起底、逐案大排查、积案大化解、挂牌大整治、案件大查办、落实大检查和效果大回访等措施,深入查找和处置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全县共排查信访举报589件,县纪委对10件重点信访件进行了重点交办。三是开展“互联网+监督”平台疑似问题线索“清零行动”。组织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平台10462条疑似问题线索全部调查核实,清退建档立卡贫困户110人,清退低保人员1908人。
(三)“一月一主题”系统查。对群众反映较突出、信访举报集中的扶贫领域项目资金,以“系统查、查系统”的方式,一月确定一个主题开展集中整治。先后对危房改造、生态公益林、畜禽养殖补贴、扶贫专项资金、生态护林员管护资金、农村安全饮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项目资金开展集中清查,严肃查处了一系列优亲厚友、截留挪用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如,开展的“一口井”(农村安全饮水专项资金)集中清查,共抽查农饮项目55个,涉及资金近2000万元,发现问题线索24件,党纪政务处分5人,组织处理15人。全县通过“一月一主题”集中整治共查处扶贫领域的问题58件,处理91人。
(四)专项巡察精准查。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组织开展4轮对21个单位的常规巡察,着力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同时,组建3个专项巡察组分别以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为重点,对全县9个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了1轮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专项巡察共走访村(社区)64个,走访群众758户,发现扶贫政策执行走样、干部作风漂浮、基础工作不扎实等突出问题129个,其中立行立改问题41个,移送问题线索39条,已立案22人,党纪政务处分18人。
清风·反腐专栏:今年来安化县在严肃查处问责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上,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
张靖华:始终坚持谁动“扶贫奶酪”就严惩谁,通过采取领导包案、直查直办、协作办案等方式将问题查穿查透,不管涉及到谁一律从严查处问责、一律通报曝光,形成强大震慑作用。
(一)领导包案,逐案击破销号。县纪委监委制定《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线索委领导分片包案制度》,将全县23个乡镇和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成11个片区,由县纪委监委11名班子成员分别对应1个片区包案。上级纪委交办扶贫领域信访举报线索,全部实行领导分片包案,并建立包案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由包案领导包统筹协调、包指导把关、包问题解决,确保案件查清查透,问责处理到位,群众息访罢诉。今年来委领导共包案191件,办结137件,立案查处118人,问责118人,91件已息访。
(二)直查直办,严格执纪问责。县纪委对上级交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和复杂疑难扶贫领域案件,一律直查直办,既查违纪人员又查行业部门监管人员,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同时,制定了《安化县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扶贫领域信访举报处置办法》,明确所有扶贫领域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审核结果,一律由县纪委监委把关;所有扶贫领域案件的审理,一律实行乡案县审;所有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三)片区协作,查处重点案件。将23个乡镇和1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为5个协作片区,当乡镇和派驻纪检监察组认为自身办理案件有难度时,可以申请片区协作办案,集中片区纪检监察干部力量将“单兵作战”提升为“集团作战”,大幅提高查办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如在调查梅城镇东村支书雷某信访问题时,先后收到中央巡视组三次重信交办,发现反映问题较为复杂,县纪委监委组织第二纪检监察室和梅城镇、乐安镇、仙溪镇纪委15名人员联合办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查,立案审查2人。上半年,各片区共协作办理扶贫领域案件30件、交叉检查12次,各乡镇和派驻纪检监察组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问题共立案126件,比上年同期增加90%。
(四)通报曝光,强化警示教育。运用全媒体广泛宣传,在县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设专栏,用好用活安化纪检监察网和微信公众号,通过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警示,把宣传阵地打造成扶贫领域反腐“第二战场”。凡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律点名道姓公开通报曝光,县纪委监委每月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通报一次暗访督查情况。坚持“同类通报、同级通报”,涉及村干部的问题通报到全体村干部,涉及结对帮扶责任人的问题通报到全县结对帮扶责任人。今年来,已内部通报64期,通报593人,公开曝光20批次75人。
清风·反腐专栏:安化县是如何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深化以案促改,建立完善专项治理长效机制的?
张靖华: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做好群众回访和资金清退工作。严格落实“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求,并建立健全信访举报问题反馈机制,对实名举报面对面向举报人反馈核查结果,对匿名举报办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公示,着力提升信访人对办理情况的满意度。严格违纪资金管理,县、乡两级纪检监察组织查处的扶贫领域案件,涉及的违纪资金由县纪委县监委统一收缴,定期开展违纪资金集中清退活动,将克扣、侵占的扶贫资金及时退还给群众,把“拔了的毛”还回去。今年全县已清退“拔毛”资金215万余元。
(二)加大公示公开力度。健全财政扶贫资金阳光公示机制,明确资金项目遵循“两个一律”,即:国家、省、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示公告。同时,对贫困户评定、退出、享受政策情况一律公示公开。全县所有涉农、扶贫、民生领域的相关政策、项目资金分配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都通过政府门户网站、部门单位网站、政务公开栏、宣传公示栏、公开办事指南等载体进行公示。全县所有村(社区)都设立了固定的村务公开栏,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强农惠农补贴的发放标准、发放情况,公示低保、危房改造资金等评定情况,公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财务收支情况等。我县先后有8人因公示公开不到位被问责。扎实做好“互联网+监督”数据录入工作,确保数据录入应录尽录,先后对清塘铺镇、冷市镇等5个村级财务数据录入进度落后的乡镇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约谈。
(三)切实推动整章建制。为严明扶贫工作纪律,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安化县脱贫攻坚工作问责办法(试行)》《安化县脱贫攻坚县派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工作纪律“八不准”》等制度。督促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最大限度堵塞监管漏洞,从源头上拧紧专项资金“安全阀”。目前,全县已建立《安化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安化县强农惠农专项资金备案制度》等16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制度。县纪委监委按照“查到点上,改到根上”的要求,逐件逐案分析案发原因,查找问题根源,及时向相关单位进行反馈,要求立行立改,先后下发监察建议书9份。按照“清单制+责任制”要求,全面实行台账管理、督办落实、办结销号,狠抓整改落实。
清风·反腐专栏::下阶段,安化县纪委监委在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方面有什么打算?
张靖华:下阶段,我们将全面梳理前段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情况,查找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进一步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加强考核,把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重要内容,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综合考核结果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对党组织负责人和纪检组织负责人实行组织调整。二是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县纪委对各乡镇扶贫领域线索处置、案件查办、资金收缴、通报曝光情况进行调度和排名。加强对“一月一主题”的集中整治,“双百”督查、百日“清零”行动、领导包案等工作的调度,推动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三是进一步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问题“零报告”以及组织领导不力的地方和单位,采取实地抽查、暗访督查、约谈等方式推动整改。对查处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相关部门举一反三整改落实。(安化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