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浙江省苍南县盐务局多名领导子女“吃空饷”的问题被内部员工实名举报,事件发生后立即引起了新闻舆论的聚焦,目前当地纪委已经介入此事。(2018年9月13日 中国纪检监察报)
“吃空饷”源于《明史·袁崇焕传》所说:“文龙一匹夫,不法至此,以海外易为乱也。其众合老稚四万七千,妄称十万,且民多,兵不能二万,妄设将领千。”最初指的是从军队中冒领“饷银”的行为,如今已延伸到了政府和事业单位了。比如一些官宦子弟在某单位有职位,但是从来没去上过班,工资照领。又如一些单位领导,把只有30人的单位的工资总量上报为35人的,多出来的5人的工资就是空饷。说白了就是不做事干拿钱。
事实上,“吃空饷”是通过隐蔽的手段间接导致公共财政资金的流失的不良现象,不仅破坏了公平,令勤恳工作者吃亏,更是蓄意贪占财政资金的腐败行为,也严重败坏了政府廉洁履职的形象和威信,违反了党纪国法。因此,治理“吃空饷”就得“痛剿穷追”。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各级政府对于“吃空饷”的治理取得了较大成效,基本上扭转了过去对“吃空饷”见怪不怪的畸形局面。然而,随着治理的深入,仍旧有些单位领导想尽一切办法安排关系户“上门吃喝”,可见这种想不劳而获、“空手套白狼”的巨大诱惑力;更有甚者,一些“吃空饷”者的行为花招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变得更加隐蔽,他们在有意识地躲避乃至阻拦治理的推进。这就需要治理者有“火眼金睛”,并能够突破利益阻力。
因此,要有效整治“吃空饷”,一方面要继续从存量上加大清理力度,对“吃空饷”的行为穷追猛打,坚持“一案双查”,不仅要查处“吃空饷”者,也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甚至是单位一把手的责任,不能手下留情;另一方面也得同时推进编制管理,精简机构职能,让隐藏的“吃空饷”者无处遁形,同时建立“防火墙”,避免出现新的“偷吃者”。唯有这样,“吃空饷”的“毒瘤”才会被连根拔除。(雁峰区纪委监委 谭琼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