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对我省“回头看”这场“大考”,我省近期进行了一场考前“模拟考试”。8月底,落实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从住建、水利、环保等14个省直部门抽调力量,组成7个小组,分赴全省14个市州,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抽查行动。
此次抽查共现场核查61个问题点,有的是沉疴宿疾,有的被群众反复投诉。这些问题是否已整治到位?记者跟随抽查组一行赴多地走访,一探究竟。
去浊还清,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加速整改
9月初,记者跟随抽查组驱车前往岳阳县麻塘办事处东风村的谢陇垃圾填埋场整改项目现场。汽车停在一条石子路边,若不是司机提醒目的地已到,实在难以将眼前所见与垃圾填埋场挂起钩来。
山坡绿油油一片,青草密布,沟渠分明,仿佛置身高尔夫球场。深吸一口气,闻不到异味,只有气体导管和项目公示牌提醒着大家,这里在今年5月份正式整改之前,还是一个垃圾裸露、臭气熏天的垃圾填埋场。
岳阳县住建局副局长吴红兵告诉记者,2013年,该县新开元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建成投运,老式的谢陇垃圾填埋场因此弃之不用,直至2017年才对该填埋场启动整改,今年5月工程队伍进场实施黄土覆盖、复绿工程。
去年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的金龙矿业尾矿库,环境也正在改观。该尾矿库因渗漏污染问题,影响周边群众生活多年。
记者跟随抽查组来到衡东县石岗村,只见金龙矿业高塘冲尾矿库已自下而上逐级建造护坡,全部覆盖客土,正在进行生态修复。草籽播撒后,有些已在地表泛出新绿。尾矿库坝下,原来的渗漏液排放口已被混凝土封堵,渗漏液由一根管道接入收集池,再被泵送至不远处的废水处理站,不再直排污染环境。
全力整改,去浊还清,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加速整改。
污水不再横流。在长沙市开福区捞刀河镇大明村居民对污水外排、臭味难闻问题进行反复投诉后,开福区于去年11月新建了日处理量500吨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目前,开福区正在规划建设苏托垸污水处理厂,已完成招标工程,第一期工程可日处理污水10万吨,预计在2019年底投入运行,可解决开福区沙坪片区、苏托垸片区和青竹湖片区一部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河水逐渐变清。华容县对华容河沿岸1公里以内畜禽养殖户全部退养,对状元湖、护城河等黑臭水体进行治理,新建了桥东污水处理厂。通过系列生态整治行动,华容河进入洞庭湖的六门闸断面水质已有明显改善。
向餐饮油烟问题说“不”。邵阳市大祥区红星社区重林路曾是夜宵烧烤一条街,近200米的道路旁聚集了33家烧烤店,居民因油烟、噪音问题不堪其扰。此次抽查发现,24家烧烤门店已关停,剩下的9家门店也已与当地政府达成退市协议,年底前将全部关停。
堵住漏洞,切实纠治整改不力
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环保厅厅长邓立佳表示,此次抽查就是要准确掌握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的整改工作推进情况,切实纠治整改不力,特别是“表面整改”“敷衍整改”“假装整改”等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此次抽查行动共向地方政府下发了31份交办单,要求依法依规查处违法行为,将问题全面整改到位,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整改情况上报省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涉及责任追究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严肃执纪问责。
接到交办单,各地雷厉风行,加快整改。
衡阳高新区内,三化馨苑小区的“蜗牛馆”已经人去屋空,不再进行餐饮经营。这家位于居民楼一楼的餐饮店,去年以来屡被周边居民投诉油烟直排、噪声扰民,且属无证无照经营。抽查组8月底到现场发现该餐馆仍在违规经营。接到问题交办单后,衡阳高新区工作人员责令该店立即停业,餐饮店在7日内拆除并搬离了桌椅及相关设施,并解除了租赁合同。近段时间,衡阳高新区华兴街道城管中队会不时进行巡查,确保这样的油烟、噪声扰民事件不再发生。
郴州嘉禾县的广发农牧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养殖企业,存栏生猪1.5万头以上。企业对猪粪水进行干湿分离,废水循环利用,一部分进入沼气池发电,一部分作为该公司苗木基地的干肥使用,走种养平衡发展的路子。抽查组发现该公司仍存在环保“硬伤”,污水处理应急池迟迟未建成;也不乏一些小问题,如水循环利用没有建立清晰台账、废水处理生化曝气环节细菌活性不足等。抽查组指出问题后,广发牧业迅速建起了应急池;第三方环保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曝气池的菌种进行再培养,增加活性;流量计的安装正在调整仪器型号,近日即可到位。
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小散乱污”企业,中央相关部门要求必须做到“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原料、清设备、清产品,从而防止污染问题反弹。抽查发现,不少地方的整改并不到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4家瓦窑厂、株洲茶陵县2家砖厂已停工停产,但均未实施“两断三清”;怀化市鹤城区城东搅拌站取缔后仍遗留有生产设备。对此,花垣县已对这4家瓦窑厂采取集中清理行动,茶陵县强力拆除了2家问题砖厂的相关设施设备,鹤城区对城东搅拌站进行全面拆除和清运。
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方为治本之策
9月11日,湘乡市的长仑空心砖厂正在为密封式生产厂房安装除尘设备,厂房后的边坡复绿正在进行。
这家生产了6年粘土砖的砖厂,今年1月停产整改。生产厂房密封,安装脱硫设备;修建5个污水沉淀池、1个废水循环池。砖厂注销了采矿权,由生产粘土砖改为生产空心砖,采用建筑垃圾、尾矿等作为生产原材料,经过粉碎、加工、配比等工序,重新烧制,既环保还能减少二次污染。
“空心砖的生产成本高于粘土砖,但粘土砖生产破坏环境,肯定不能再搞了。”长仑空心砖厂老板文湘平对记者说。
据了解,湘乡市原有的20多家粘土砖厂,经过此轮整治,有5家砖厂像长仑空心砖厂一样选择了转型升级,老板们也希望在符合产业发展政策的路上能越走越远。
绿色发展方为治本之策。企业的认识在不断提升,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同样在积极作为。
8月,嘉禾县对6家僵尸企业未拆除的冲天炉予以强制拆除,防止其死灰复燃。“这些企业早已关停,有的老板远在广东,县里通过多种方法联系他们回来,将该拆的拆掉,该清的清掉。”嘉禾县环保局局长李泽华告诉记者,嘉禾县261座5吨以下冲天炉全部拆除。
嘉禾县是全国闻名的铸造之乡,有“江南铸都”之称,但铸造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污”现象。为此,嘉禾县在整治冲天炉的过程中,一手淘汰落后产能,不打折扣;一手推进产业转型,不遗余力。
去年以来,嘉禾坚持整治和帮扶相结合,推动规模较大、工艺设备较先进的铸造企业整合入园,贴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对接引进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企业,实现铸造产业大转型,企业布局由散到聚、管理由乱到治、规模由小到大、环境由污到净、税收由少到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铸造产业实现产值59.5亿元,同比增长15.4%;入库税收达到1.74亿元,同比增长33.4%。 (来源:三湘风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