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汪太理:“廉洁”与“家风”之间大有文章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任灿 编辑:洪政 2018-07-17 16:56:15
时刻新闻
—分享—

  评委介绍:汪太理,“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评委会委员。湖南清风杂志社总编辑,湖南省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教授。其主编的《中外反腐败史鉴》获湖南省第二届社科成果一等奖,并受到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的多次肯定。

  在汪太理厚厚的前半生履历中,一个“廉”字的分量,举足轻重。

  早在1991年,汪太理就开始进行反腐败研究,并在相关著作、论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2003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傅学俭找到了他,提出了一起成立廉洁文化研究会的想法。一拍即合的两个人,在2004年12月成立了全国首个廉洁文化研究会——华夏廉洁文化研究会。并于2006年8月份创办了《清风》杂志,作为内刊免费赠阅。

  2010年元旦,《清风》由内刊正式转为全国公开发行,志在打造中国廉洁文化第一刊。

  这一次清风杂志社与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共同举办了以“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为主题的“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二十多年来致力于钻研和弘扬廉洁文化的汪太理,担任大赛评委。

  从“廉洁”到“家风”,面对我们的镜头,汪太理说,在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文脉中,二者之间其实大有文章。

  千百年传承,弘扬汪氏家国情怀

  家,作为中国人的“宗教”,既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精神的归宿。尤其是对于那些羁旅天涯的游子而言,落叶寻根的思想,更为深固。

  “早年工作忙,所以很少关注姓氏、家族方面的事情,随着年纪越大,见识越广,寻根意识也就越来越强烈”,汪太理并非漂泊的游子,他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一种寻根的念头,是因为生养他的湖南醴陵,还远不是千年汪氏的“根”之所在。

  2012年,汪太理动身前往安徽寻根问祖,“一是想看看自己究竟源自哪里,先祖有谁;二是想看看汪氏家族有没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汪氏后人发掘继承”。在很多时候,像汪太理这种精神上的游子,其实远比那些羁旅之人更加渴盼寻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

  在安徽,汪太理拜谒了汪氏第四十四代先祖汪华之墓。

  史上关于汪华的记载不多,但他的丰功伟绩却彪炳史册。其主要功绩是在隋末年间为了保境安民,起兵统一了吴地六州,后来又为了国家统一,归顺大唐,千百年来正气犹存。

  “我看到汪华身上体现出来的维护国家统一,忠于国家、民族,同时保障民生的精神品质,这正是我们汪氏家族后人需要继承的优秀传统家文化”。汪太理在安徽寻根问祖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自己身为汪氏后人的精神传承。

  2016年,汪太理又在江西婺源捐资修建了介然公纪念亭,以此来纪念汪氏家族第六十五代先祖汪介然,并因此结识了岳飞的第三十四代孙和南宋宰相洪适的后代。

  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宋,汪介然曾在岳飞组建军队抗金的时候,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岳家军,被授宣抚司干官,并立有战功。南宋绍兴十三年,他又受宋帝派遣出使金国,并刮股藏书救出扣押在金国的洪适之父洪皓,对洪皓有救命之恩。

  “汪氏、岳氏、洪氏这么一段历史渊源,可以说是千古美谈,我们三家应该继承先祖爱国的美德,忠于国家民族的传统”。汪太理捐资修建纪念亭,也为汪氏后代继承和弘扬祖先的家国情怀,提供了一个具体化的载体。在他看来,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优秀家文化,必然包涵廉洁文化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余年的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优秀的家风文化。

  这次由清风杂志社联合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中国青年作家学会共同举办“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就是为了在全球15亿华人中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家风文化,“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但是在活动萌芽之初,汪太理和几位征文发起人却是几易大赛的标题,最后才敲定一个“廉”字。既是廉风廉洁,契合着清风杂志社的文化内核,又和“连动”的“连”字谐音,意在动员全球华人共同参加此次征文比赛,一语双关,用意十分巧妙。

  很多参赛作者乍一看到这个标题,却陷入了这样一个疑惑:“廉洁文化”与“家风文化”这两个看似并无关联的文化概念,又存在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难道仅仅是因为清风杂志社是这次征文的主办单位?

  面对这样的疑问,汪太理笃定地说,“优秀的家风文化中间,必然包涵有廉洁文化这一内容”。

  《管子·牧民》中有言: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把“廉”看得非常重要,被认为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四个支柱之一。

  汪太理这些年来一直致力于钻研和弘扬廉洁文化,更将廉洁当做自己毕生的行事准则和追求。早年为了撰写相关著作和论文,翻阅了很多的相关资料,他也因此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在很多家族的家风文化中,“廉洁”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汪太理在这里着重提到了曾国藩的家训家规,其中就有要求曾氏子弟以“廉、谦、劳”自惕。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家族中,没有哪一个是希望自己子孙贪赃枉法的”,汪太理说,只有廉洁,才能保证一个大家族的持盈保泰和社会声望,才能保证家族成员能够对国家、社会和家族作出贡献。

  因为《清风》主推廉政建设,所以在过往撰文过程中,汪太理曾深入了解过许许多多的落马官员。对此,他也遗憾地表示,古往今来这些贪官污吏之所以腐败,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先祖在“廉”这个方面对后辈的要求和告诫。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重塑中华民族好家风,弘扬优秀家风文化与廉洁文化。

  用良好家风,涵养好的社会风气

  随着历史上的大家族日渐式微,当代中国社会的家族观念也愈渐淡薄。

  面对这样一种小家更胜大家的社会大环境,汪太理不无惋惜地说,“很多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得到继承和弘扬,究其原因所在,是因为人们对先祖所积累、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忽视得太久了”。

  因此,这次征文大赛重提优秀家风家训,就显得意义非常深刻了。

  中国历史上很多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家族,都有着良好的家规、家训和家风。山东临沂的琅琊王氏,一直都是汪太理非常推崇的历史名门。作为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王氏家族中为官为宦者很多,更在书法艺术方面,涌现出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诸多风流人物。

  2016年的时候,汪太理特意去了一趟琅琊王氏故地,参观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纪念馆。汪太理在王氏家族千百年璨若星河的家史中溯回,从魏晋遗风到明清文脉,琅琊王氏家风、文化的成功传承,无不令他心生向往,“他们的后代之所以能够人才辈出,为国家作贡献,正是因为这个家族非常重视家庭优秀文化的传扬,以及良好家风的涵养和培育”。

  基于这一点认知,汪太理说,“当我们真正把这些姓氏、家族的优秀家风文化、传统继承下来,对于社会的安定,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用好的家风涵养和培育好的民风和社会风气,是汪太理一惯的主张。在此次高端访谈中,他也再次重申了这一观点:

  “我们真正要推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使官场的风气好起来,可以从弘扬好的家风入手。如果所有的家族对每一个家庭的家风有严格的要求,所有家庭的家风好了,那么社会风气也能逐步好转。”

  早年潜心做学术的汪太理习惯以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所以在肯定传统好家风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传统的家风、家教和家规中包含有糟粕和带有封建性质的成分,并不适用当代社会的发展。

  “为此,我们需要将这些糟粕从家风中剔除出来,将更多现代文明成果吸纳到家风建设中来”,这是在访谈最后,汪太理提出的诚挚建议。

  作为“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的评委,汪太理希望通过这次征文大赛,使中国传统的优良家风真正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同时,他也希望更多的海外华人能够积极参与这个活动。

  华人好家风得以传承,也就加强了世界各地的华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向心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凝聚力,“所以希望所有的海外华人华侨积极参与到这次征文比赛中来,共同把我们这次征文大赛真正搞得有声有色,真正使得所有华人都能够在好家风这个基点上,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任灿)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