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毛主席家风:岁月渐增绵远情 衣冠不改好家风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张 旭 编辑:洪政 2018-07-16 17:40:01
时刻新闻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抓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度历来重视家风建设,作为人民领袖,他始终把自己看做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他教育家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勇于奉献、艰苦朴素、不搞特殊化的良好作风,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民众所称道的平民作风。本文试从毛泽东开怀家国事、不言身与家的家国情怀中领悟其家风的当代意义。

  毛泽东的家风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基础。毛泽东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他挚爱的人民和事业,他心中始终装着人民,在给毛岸英的信中教育:“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有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会有进步的”。他经常性的教育子女,要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心,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岸英受父亲的敦敦教诲,保持着劳动人民“最忠实、最纯洁、最勤劳、最朴素、最刚强而又善良”的本色,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主动感染身边亲友,成为毛泽东家风的践行者、宣传员。

  毛岸英在给表舅向三立的回信中,对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官僚主义思想驳斥到:“反动派常骂共产党没有人情,不讲人情,如果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做官发财的人情的话,那我们共产党正是没有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我决不能也决不愿违背原则做事,我本人是一部伟大机器的一个极普通平凡的小螺丝钉。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至于父亲,他是这样做法最坚决的反对者。因为这种做法是与共产主义思想、毛泽东思想水火不相容的,是与人民大众利益水火不相容的,是极不公平、极不合理的。为人民服务说起来很好听,很容易,做起来却实在不容易。”毛泽东教育子女恪守准则、胸怀人民,筑牢了亲友的劳动本色、构筑了忠于人民政治本色。

  保持“谦虚谨慎 艰苦奋斗”是关键。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风能促进和睦、团结进取、恪守有方。毛泽东认为,长期以来,共产党人取得革命成功的重要法宝之一就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同时也集中体现在他对子女的教育中,他经常性的教育子女不能虚荣娇气、不得骄傲自满,要走正道、戒除傲气、自负心理。他曾写信给岸英告诫他 “人家恭维抬举你,这有一点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智取,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毛岸英谨记父亲的教诲,不仅在工作上从最底层做起,了解基层情况、与群众打成一片,工作中勤学好问、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还成为了感化亲友不搞特权的良师益友。毛岸英在给表舅向三立的一封回信中是这样写到的:“新的时代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经极端落后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的子女妻舅.除了其他基本的原因外,正在如此,皇亲国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自己的劳动和才能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毛泽东的高尚品质,不仅身体力行,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能量感染着他的子女和亲友,把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荣融入到了工作生活和行动中,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形象。

  秉持“不搞特殊化”是典型特点。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都坚持着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对于家人特别是子女,他重视亲情观的教育经常性的与他们交流谈心、书信来往,他始终教育子女做人民中普通的一员,不能有任何私心、戒除特殊。开国大典后半个月,也就是1949年10月15日。毛泽东为长子毛岸英与刘思齐举办婚礼。婚礼在中南海举办,那天没有轿车迎送,更没有收受任何人的一分钱、一份礼。惟一的礼物,是毛泽东送了一件自己所穿的大衣给岸英,他语重心长的说:“我没有更好的礼物送给你们。这件大衣旧是旧了点儿,白天岸英可以穿上挡挡风,晚上可以盖在被窝上取暖。”这就是毛泽东,与众不同的毛泽东,领导千万党员、指挥千军万马却从不搞特殊化的人民领袖毛泽东。这种朴素而又真挚的领袖家风,成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陈列有1954年毛泽东给祖父文家亲友的回信,新中国成立后文家部分亲友在当地不服从管理,想依仗毛泽东谋求一官半职,毛泽东立即写信给当地政府:“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殊。请你们不要因为文家是我的亲戚,觉得不好放手管理。我的态度是:第一,因为他们是劳动人民,又是我的亲戚,我是爱他们的。第二,因为我爱他们,我就希望他们进步,勤耕守法,参加互助合作组织,完全和众人一样,不能有任何特殊。如有落后行为,应受批评,不应因为他们是我的亲戚就不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 毛泽东以身作则,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权力、影响力为家乡及亲友谋取特殊的利益和照顾。他把对文家亲友的关怀和挚爱化作最严格的要求,佳话传诵至今。

  毛泽东家风的当代意义

  毛泽东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其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定为党的宗旨。纵观历史,毛泽东在处理亲友的问题上的做法,无不体现出不徇私情、人民至上的情怀,他始终把自己定位为普通人民群众,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亲友谋私,甚至有“大义灭亲”之举。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以毛泽东为杰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服务人民为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舍小家、为大家,书写了共产党人大公无私、人民至上的家国情怀。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作为我党执政以来的首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全体党员的规范权当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法律,既是一部基础性法律,同时也是对我党多年来优良传统的具体化,体现出党员和领导干部高尚道德追求、树立良好家风建设的具体标准。《准则》中明确提出“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步将党员干部家风写入党内法规的标杆。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毛泽东曾在中央会议上指出“我们不是代表剥削阶级,而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严格要求我们的子女,他们也会变质”。毛泽东时刻将人民装在心中,不忘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它转化为无声的力量教育后人,保持共产党人本色,永葆共产党人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坚定信念。毛泽东家风的丰富内涵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毛泽东家风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活教材,具有强大的实践指导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思想观念的融合碰撞,目前中国也出现了极个别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腐败现象、特权观念等威胁党的发展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一些党员干部“一人当官,全家腐败”,首先从自己烂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甚至“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力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无数腐败案例警醒、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绷紧家风建设这根弦,始终守好“好家风”这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从办公桌拓展到课桌书桌饭桌。”

  从毛泽东同志“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到习仲勋同志教育子女要“勤俭持家、低调做人”。无不体现出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对于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重不重视家风,有什么样的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也有着强烈的示范导向效应。好家风,是培育优良作风的土壤。家风和作风,一体两面,互为表里。家风正,则作风正、党风清、政风淳,家风不正,就容易迷失方向、丧失原则、突破底线、滋生腐败。毛泽东家风成为了广大党员干部防止特权思想、防腐拒变,保持清正廉洁,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制力、无私忘我的胸襟的最好教材。

  毛泽东家风是赓续当代中国精神的典范,符合时代需求和发展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伦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是铭记于每个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专门指出要“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蕴含的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毛泽东的家庭,有着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和20世纪时代浪潮共同熏染的斑斓底色,也有着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这种韵味和风采,尤其是中国传统的家国观念、革命时代要求的家国关系,也突出体现在毛泽东家庭的每个细节。毛泽东家风正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良好家风、乡风建设的典范,其所蕴含的正能量,是人民群众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样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就当代中国精神而言,家就是这个“根本”,家就是这个“泉源”。“天下之本在家”,而在家庭感情基础之上生发出的共同的家国情怀,正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亦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文:张旭)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