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佳 王 珊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加速迈向质量时代——
从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到201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党和国家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质量事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2018年春,质量提升行动年的号角在全国吹响。三湘大地,春潮涌动。质量基础提升、湖南精品名牌培育等十大质量提升行动拉开帷幕,提高经济转型质量,提升供给体系质量,推动实现“湖南制造”向“湖南质造”转变。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广受国际市场认可的货源标识、质量标识和品牌标识,成为湖南精品名牌培育行动的重要载体,迈入了发展的新时代。
在第二个中国品牌日即将来临之际,湖南又添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雪峰山鱼腥草、龙山百合、德山大曲、会同魔芋、新晃侗藏红米。
“地标湘军”撬动湖湘资源宝库
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湖南,物产丰饶,资源富足。这里既有湘米、湘莲、湘茶、湘柚、湘芋、湘油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的“湘字号”优质农产品,又有众多名人名事、名山名川、名湖名楼、名村名镇等文化载体。特别是以湘西为主的武陵山区,以邵阳、娄底为主的雪峰山区,以郴州等为主的罗霄山区,既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又是特色湘品的集聚区、令人神往的民俗文化圣地。
如何用好这些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把它们化为农民手中的“金钵钵”?如何更响地打出“湘”字品牌,更好地推动湘品出湘?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为解题的重要路径。
近年来,全省质监系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坚持精品战略,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活动,大力推进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17年,省政府专门出台经费支持政策,对贫困地区每个获批产品的龙头企业奖励20万元。省质监局也安排了专项经费,奖励补助给新获批准的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这之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还被列入省质监局重点工作和“十三五”发展规划,从2015年开始纳入省政府对省质监局绩效考核范畴,与全局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落实。
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湖南地理标志产品硕果满枝。截至目前,我省已有77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涉及养殖业、种植业和加工业等领域,分布在全省14个市州、92个县市区。安化黑茶、古丈毛尖、湘西猕猴桃、新晃黄牛肉、碣滩茶等一批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闪耀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代表着湖南质量,彰显着湖南特色,展现出中国品牌的湖南力量!
“地标力量”拓宽脱贫致富之路
2017年,古丈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有了这个招牌,我们县的茶叶产业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茶叶局副局长沈仁春领取牌匾后说,古丈是国家级贫困县,“古丈毛尖”自2008年获得地理标志保护牌匾后,每年以20%的增长速度实现连续增长,带动近2万多群众依托茶叶产业和茶旅融合实现精准脱贫。
这仅仅是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精准扶贫的案例之一。在全省14个市州、92个县市区,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当地“三农”发展、“三品”建设、“三业”振兴的助推器。特别是在湖南39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市,地理标志产品真正实现了“打造一个地标、形成一个品牌、发展一批企业、带活一片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地理标志产品绝大部分是农副产品。过去这些自产自销的“土特产”,通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据统计,我省80%以上的产品获得地理标志保护后产值均增长1倍以上,直接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标准化种养、规模化布局、精细化生产,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村面貌,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在新晃,新晃黄牛肉、新晃龙脑、新晃侗藏红米三个地理标志产品让当地农户尝到了甜头。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农民种养从原来的家庭式、作坊式,变成了现在合作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服务,大家的品质意识、品牌意识明显增强。
不止新晃,通过标准化种养、规模化布局、精细化生产,全省地理标志产品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销售不断增长,产品质量稳定提高,品牌形象和科技含量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切实增强,为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省有56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的98个产品获得湖南省名牌产品称号,145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称号,安化、新晃分别成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地理标志产品示范区,安化黑茶成功进入中欧地理标志“100+100”互认互保名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做大做强,同时也拉长了产业链条,推动了“三业”振兴。全省共有329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发展了种、养、加、销等上下游企业1500多家,年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自治州、怀化等地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发展了成千上万亩的茶叶、猕猴桃、金银花、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了一道亮丽风景,形成了贫困地区全域旅游的新优势。十八洞村通过建立湘西猕猴桃精品产业园,群众不仅从猕猴桃种植、加工获益,还能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地标保护”助力圆全面小康梦
地理标志产品作为一个地方独有产品、独特文化和独立品牌的集合体,既是产品行走市场的“通行证”,又是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发展的新思路、新要求。乡村振兴、扶贫攻坚、质量提升……方方面面都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息息相关。未来湖南如何更好地开展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湖南省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彪说:“我们将把地理标志保护作为富民惠农、扶贫攻坚的重大工程,精准施策、持续用力,走出一条以特色创地标、以地标提质量、以质量兴产业、以产业促脱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全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将从四个方面着力:
一要抓规划谋划。要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锁定“扶持贫困县,消除空白县”目标,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主责、企业主体”的地理标志保护新格局。各地市县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县级政府要主动上位,加强协调,共创共建、共享共用。
二要抓选育培育。坚持“申报一批、培养一批、挖掘一批”思路,在全省部署开展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工作,对产品资源状况、数量类型、品质特征等情况进行全面摸查,把具有原产地特征的“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列入地理标志产品培育梯队,建立我省地理标志产品优势资源库。
三要抓提质提标。要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针对地理标志产品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要落实《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管理办法》,加强贴牌管理,编撰好《湖南省地理标志产品名录》,不断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知名度和含金量。
四要抓延伸延展。要将地理标志保护与优势农产品集群发展、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结合起来,创新地理标志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新模式。重点要创新“公司(合作社、种养大户)+地标+贫困户”扶贫模式,“农业+地标+旅游”集合模式,“农业+地标+互联网”电商模式,让更多“湘味十足”的土特产带着地理标志产品这张名片走出大山、走向市场,让更多的贫困群众搭上地理标志这趟快车走出贫困、走向小康。
大风起兮云飞扬!芙蓉国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正开出绚烂之花,助力精准扶贫结出累累硕果的“东风”,加速着“湖南制造”向“湖南质造”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