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主教17日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葬礼上对2000多名来宾说,撒切尔夫人引爆了“思想碰撞的思潮”。查特斯说,思想碰撞的思潮集中体现在撒切尔夫人的身上,她成为一位象征性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主义。
[详细]
这一背景也使得撒切尔夫人对于经济学的理解与当时流行的凯恩斯学派大相径庭。正是在撒切尔夫人这样的改革者出现之后,英国才逐步摆脱了“英国病”,这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是勇气。[详细]
FT中文网9日发表题为《如何评估撒切尔政治遗产》的文章,文章称在世界舞台上,撒切尔的影响力源自她立场鲜明地捍卫自由市场。即使撒切尔曾是一个导致观点两极分化的人物,英国政治仍深受她的影响。[详细]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一直对欧洲联盟持怀疑态度,而每一次的欧元危机似乎都证明了她的英明之处。而今,她又出现在传记影片《铁娘子》的银幕上,促使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那个藏在“铁娘子”面具背后脆弱的普通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