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两会红网系列评论之七
今年湖南两会期间,围绕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代表委员的报道,各大媒体使出“十八般武艺”,传递“两会好声音”,可谓亮点纷呈。
我们看到,湖南日报社利用“中央厨房”,策划推出“追梦新湖南”系列专题及《两会聊天室》;湖南广播电视台开设多个融媒体演播室;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奔向辽阔”全媒体融合专题及《小蟹观两会》等融媒体作品,好戏连台看不停。这一“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景象,全新诠释了“融媒体”传播的无限魅力。
从实践层面上说,做强“融媒体”,一方面内容传播融合是根本。这次湖南媒体围绕两会议题,结合基层实际情况,引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做得精也做得透,令人眼中一亮。尤其是深度解读湖南高质量发展、服务型政府建设、打赢大三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地紧紧把握了受众核心诉求,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合力。正如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蔡振红在湖南省两会新闻媒体驻地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所说,要融合传播,扩大影响,让全社会更关注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大会工作报告,凝聚起共同奋斗的思想和力量。
另一方面,基于新应用技术平台的传播渠道是关键。譬如红网时刻LED联播网,分别对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盛况,进行了户外视频千屏联动直播,第一时间传递会议资讯,有效实现了全省人民与两会的“零距离”互动。广大市民不仅可以在电视、网络上观看大会直播,也可以在街头巷尾驻足观看,更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手机直播页面实时收看。这些应该是融媒体传播的一个现实缩影。正是因为基于这些融媒技术平台的应用,以及传播资源的整合,真正打通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了不同地区及人群间的“信息鸿沟”。
在某种意义上,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致的是,做强“融媒体”,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也需要讲究效率与效益的并重。所谓媒体融合发展的“效率”,是资源要素实现最佳配置,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化内容产品;而效益则是要求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当然,媒体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并非是“高成本”,或仅仅靠“高投入”,而是以“低成本”生产适合广大老百姓口味的精品佳作,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就在不久前的中央政治局第12次也是今年首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的现场,对媒体融合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他说,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就要求我们,做强“融媒体”必须以人为中心,从整体上统筹内容、技术、平台、渠道,推出更多“贴近百姓和易于传播的作品”。
适应新形势,展现新作为,媒体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唯有做强“融媒体”,实现内容传播的“高质量发展”,以“融”字当头,打通传播“最后一公里”,真正“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才能牢牢占领舆论制高点让“正能量”更悠扬。
文/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