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末赴湖南益阳安化,参加了红网组织的第四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第十三届时评研讨会,几天行程匆忙,虽浮光掠影,却是多有触动。其中,一直萦绕于心、印象深刻的便是那位让参会嘉宾称呼她为小珍的女讲解员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是小珍在与嘉宾互动,即兴吟诵起马致远的《天净沙》了。其时已是研讨会议题研讨结束,一行人乘车去云台山实地观摩。中巴车沿资江而上,经过柘溪水库,正逢冬季,水清浅,岸边树木,疏影其间,时有房屋点缀,意境与这首词倒是相得益彰。
当嘉宾开玩笑追问小珍这首词的作者以及出生地时,小珍以标志性的真诚笑语来应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显得自信、灵动,又谦虚。在她与几位嘉宾的一来一回之间,车厢里的沉闷便化解成了轻快的欢声笑语。
不由想起自己以往遇到的讲解员,好些较为应付,对着话筒简单地,如同播放器一样播放了一段导游词,随后便是长时间的沉默,但小珍呢,采取了拉家常的方式跟嘉宾介绍沿路之人文地理,仿佛一群人围炉而坐,听掌故之人绘声绘色讲解。
小珍路上跟嘉宾解释,之所以采用这种拉家常的方式,是想创造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她确实也以其亲切热情、款款笑语,在短短的行程里,拉近了外地宾客与安化的距离,也将她的尽职尽责与音容笑貌印刻于我对安化的记忆里。
这种印象并非个例。譬如这次研讨会同行者在走笔里同样用大幅笔墨来讲述了另一位讲解员带来的好感。据他所写,车上随行讲解员在开会报道那天清唱了一首优美的黑茶节节日歌,即使其作别安化已有时日,依然萦绕脑海,落于笔端,便成为了耳畔盘旋的“中国好声音”。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转型时代,各地为了吸引资源,竞相打造地方品牌形象。什么是安化的品牌形象?是宣传册上试图传播开来的“中国黑茶之乡”“最美小城”这些口号么?追溯词义,品牌,brand,烙印之意,品牌因而是刻在心灵记忆中的痕迹,是从抽象的概念口号中生长成可触摸的可记忆的形体。而所谓“黑茶之乡”“最美小城”,真正要在人心与口耳相传中型塑起来,便在这些来往人群的点滴印象之中,在品饮的每一口黑茶之上,在每一次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细节之间。而这些熨帖人心的细节,点点滴滴都是久久为功,蕴涵着人的功力与心意。
据小珍介绍,她是从外省嫁到安化。作为外地媳妇,并非土生土长之人,讲解时却是当地掌故随口拈来,想必是用了很多心力,下了一番工夫,才成就了她亲切别致的讲解之路。
而嘉宾乘车于山水之间,经马路镇往云台山,所穿行的盘山公路同样来之不易。如今其蜿蜒而上,乘车者怡然自得,谈笑风生,哪能体会到过去进出往来之艰辛?一首民谣曾这样描述,“云台山,灰岩多,进进去去要爬坡。落雨一身泥,走路扭秧歌。夏天好避暑,冬天雨雪多。”
从崎岖山路变为盘山公路,离不开安化人的智慧与汗水。以云台山这条进出公路为例,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为贫穷所困的云台山人外出谋生,闯荡出一番天地后返乡,出钱者、出力者,于新世纪初一起合力修筑而成。
交通如人身之血脉,关系一地发展是固陋闭塞,还是畅快通达。即如孙中山所言,“交通为实业之母”,交通所承载的不仅是物流、人流,还包括了文化与视野。安化较长时间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就地理而言在于它偏远且以山地丘陵为主。“九分山地半分田,半分村庄和水面”。这是小珍对安化的介绍,生动写照了安化的地貌格局。尽管就当代发展视角来看,安化蕴涵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种类丰富的矿藏、野生动植物、特色茶叶、柑桔等农产品以及旅游生态资源,但是这些资源需要倚仗交通畅达之“路”才能显现发掘,而不至藏于深山。
有了进出云台山的这条盘山公路,云台山契合时代发展契机的丰富蕴藏才得以显山露水。单以旅游来说,游客也才能很快登临,从一边山上开发出来的长廊看对面油茶树漫山遍野,葱郁茂密。可以在平坦的山腰遥望山上历史悠久的真武寺,思及山底的龙泉洞是否此时钟乳静伫、绿水轻流。
而去年年末欣闻修建3年的马安高速公路也已正式通车试运营,这意味着安化彻底告别了县城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安化发展的支撑与引擎之路更为坚固与宽广。
路是走出来的。若是走得用力且用心,便是一条越来越通达宽广的路。
即如小珍那半日行程里的讲解之路,用笑脸和生动的讲述让美好的安化印象映入来客的脑海心间。
即如这蜿蜒而上的洁净畅通之路,将那“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敞向于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注目之中。
即如“中国黑茶之乡”的打造之路。从起源于历史长河中茶农的采摘炼制,摸索积累,在传统特色手艺传承改造的基础上,经手工作坊、小企业发展成如今之依赖高科技创新、闻名世界的黑茶产业。
即如这个中部省份偏远县城的脱贫之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量实地调研,逐渐探索出来的县域扶贫模式与茶旅发展之路。调查显示,2014年至2018年,安化累积脱贫36764户,13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你来得正是时候,当黑茶飘香的时候……”如今走进安化,山水中常常缭绕着这首黑茶文化节的主题歌。我想,正是因为唱得深情、走得用心,安化人已然阔步行进,沿一条通往更美好生活的路。
文/李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