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我与湖南工商40年】我与中国工商报结缘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范湘平 编辑:刘郁蕾 2018-12-29 12:09:33
时刻新闻
—分享—

  风雨四十年,弹指一挥间。2018年,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工商部门恢复建制四十周年,也是《中国工商报》创刊四十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愿以拙文能为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增添一束小小的花絮。

  我与《中国工商报》结缘,是在1999年。当时我就读于湘潭大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在图书室查阅资料时,偶然看到了一张创刊不久、墨香四溢的《中国工商报·商标世界专刊》。其中有篇文章介绍说,如果可口可乐公司的厂房、设备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仅凭“可口可乐”商标就能令公司再生。这则小故事让我迷上了《中国工商报》,也迷上了工商新闻宣传工作。

  2002年,经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我从郴州市局机关工商学会走上了公平交易分局的岗位。当时,领导安排我协助办案,负责新闻宣传工作,并负责编辑内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辑》,时常也有些“豆腐块”见诸报端。

  难忘2003年1月23日晚,窗外雪花飘舞,我正在办公室整理报纸,突然眼前一亮:我和同事朱前进、张烨合写的新闻通讯《湖南省安仁县红太阳商贸城玻璃钢大棚就要坍塌,为了300多名群众的安全,千钧一发之际——工商干部挺身而出化险为夷》竟然刊登在1月20日的《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

  这是我第一次给《中国工商报》投稿,也是文章第一次见诸《中国工商报》头版头条。彼时彼刻,我的心情可以说是欣喜若狂、热血沸腾。激动之余,我将发表后的文章与原稿细细地“扫描”,看看原稿是怎样写的,对照编辑老师是怎么改的,我感到编辑老师无论在主题的把握上还是在细节的处理上,尤其独具匠心。编辑老师的精心润色使文章如锦上添花,血肉更加丰满,我从中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有了这第一次,此后便一发不可收。不久后的一天,嘉禾县工商局办公室的同志打电话对我说,他们最近查处了一起制售假冒“雕”牌洗衣粉的大案,不知能否送到《中国工商报》报道一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稿件认真修改后便发到了《中国工商报》,没想到很快就在《一线飞鸿》栏目刊登出来了。嘉禾县工商局的执法人员看到报道后深受鼓舞,又一鼓作气地端掉了3个制假窝点,狠狠地打击了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后来,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还拍摄了大量反映工商执法人员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中开展专项行动的新闻图片,先后陆续发到《中国工商报》,结果大部分都被采用了。

  辛勤的工作终于得到认可,真比立功受奖还高兴。天道酬勤。统计起来,2003年以来至今,我在《中国工商报》上发表的新闻稿件共计有450余篇,其中被《中国工商报》头版采用76篇,多次被《中国工商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同事们都戏称我成了“报”发户。2008年3月,我荣幸地被湖南省工商局评为“2006-2007年度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俗话说,相逢是一种缘份。如今,看《中国工商报》,给《中国工商报》投稿,将《中国工商报》上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及自己的喜爱的文章剪辑下来,整理成册,这已成为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从某种角度看,就是在时间长河中展开的壮阔画面。四十年前,工商系统恢复建制,《中国工商报》呱呱落地;四十年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风华正茂,《中国工商报》如日中天。我真诚地祝愿《中国工商报》在未来的日子里前程灿烂辉煌,真诚地希望《中国工商报》能与越来越多的读者结缘,将我们的“工商情”一直延续下去。

  (郴州市工商局范湘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