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1亿亩海水稻,年供8000万人口粮
袁隆平出席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期待未来8年到10年海水稻产量上台阶
长沙晚报讯(通讯员 杨耀松 记者 王斌)前日,2018第三届国际海水稻论坛在海南三亚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席并致辞。他提出,通过8年到10年的努力,发展1亿亩海水稻,一年内可产约300亿公斤粮食,可供8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海水稻是指抗盐抗碱性水稻,是在现有自然存活的高耐盐碱性野生稻的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选育出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达到每亩200公斤至300公斤的水稻品种。今年,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在国内外主要盐碱地进行了百亩至千亩示范种植,取得了初步成功。其中,青岛市城阳区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试种的海水稻,实测亩产量为261.39公斤。
袁隆平说:“我们通过8年到10年的努力,在全国发展1亿亩耐盐碱的品种,平均产量300公斤,一年内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满足8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需求。全国有10多亿亩盐碱地(包括滩涂在内),这个盐碱地海水稻我们发展到1亿亩,目标是可实现的。”
袁隆平介绍,当前海水稻需耗时两年的区试和一年的生产试验,而且要超过对照品种才能够审定。他建议降低当前审定标准,加快品种审定,以利海水稻尽早实现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又一次提及了他的“两个梦”: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比扫帚还长;全球稻田一半种上杂交水稻,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等出席论坛开幕式。此外,刚果(布)、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派代表、专家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