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精准滴灌
——湖南银行业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措施解读
湖南日报记者 刘永涛
12月1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曾涛对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解读。
曾涛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湖南实际,我省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十条措施”,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精准靶向企业融资难题
“十条措施”精准靶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拿出“真金白银”,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在信贷、债券和股权等方面的融资困难。
曾涛解读,我省先后组织实施4次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400亿元,调增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2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运用“先贷后借”报账模式,开辟“绿色通道”,确保5个工作日内发放到位。
1-11月,全省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86.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4倍,惠及近5000家民营、小微企业;累计办理再贴现145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6倍,支持676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票据需求。
下阶段,进一步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投放,2019年投放量实现翻倍,力争超过400亿元。推动我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尽快落地。按照部署,积极推动辖内符合规定的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同时,通过组织召开推进会,与交易商协会、中债增进、省担保集团等共同商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行事宜,支持我省民企发债。今年以来,全省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62亿元。目前,省内民营企业运用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手段发债融资,已取得良好进展。
完善“几家抬”工作机制
曾涛解读,我省全面部署全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已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湖南省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此次“十条措施”,是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实施意见》的细化“路线图”。
通过完善“几家抬”工作机制,汇聚风险补偿、融资性担保、财政奖补等政府配套政策,为我省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解渴、发展壮大注入动力。
在完善银政风险分担机制方面,省财政对省级银行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损失进行风险补偿。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的,省财政按增量贷款的2‰计提风险补偿,按贷款本金实际损失的50%给予补偿,单个借款人最高补偿100万元。基准利率1.5倍及以下、科技、绿色、信用贷款,优先纳入风险补偿范围。
在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方面,推动省担保集团、省农信担保公司积极与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对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的融资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三农”融资担保的金额占比不低于80%,其中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农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担保金额占比不低于50%。
健全财政奖补政策。对省级银行向无贷款记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首笔经营性贷款,省财政按照实际贷款发放金额的1‰给予奖励,单家银行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完善和落实制造业产融合作“白名单”制度。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湖南省产融合作制造业重点企业名单制度》。进入“白名单”的优质企业可以享受如优先满足融资需求,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在贷款利率定价、服务效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白名单”动态管理,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 “白名单”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深化金融产品服务创新
曾涛解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是“十条措施”的重要发力点。
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专项行动。目前,已明确建设银行等15家机构为首批试点主办银行,确定了第一批136家供应链核心企业名单。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应收账款确权、融资信息交流的线上操作,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探索创新应收账款池融资模式,引入必要的风险分担、转移机制。
大力推动民营和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组织优质投融资机构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小微创新创业企业精准对接,促进民营和小微企业股权直接融资和民间融资,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对接资本市场。
疏通银行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内部传导机制,开展对省级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督导和评估,将评估结果与金融机构享受央行政策挂钩。
强化银行考核激励。落实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实施细则,建立“负面清单”,对基层信贷人员酌情给予免责。防范尽职免责的道德风险,建立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测报告制度。
落实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政策。全国性银行机构要严格按照各自总行要求,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优惠切实向基层经营机构传导。法人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分享机制,突出对民营企业、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的倾斜。
改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普惠口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情况的跟踪评估,引导小微金融服务重心下沉,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各级人民银行要创新评估结果运用方式,将评估结果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金融市场政策支持、央行评级等工作相挂钩,增强激励约束作用。
大力开展“两进两促”
曾涛解读,“十条措施”着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工厂园区,对企业量体裁衣,大力开展“两进两促”,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民营和小微企业。
组织全省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促融资、促发展”活动,加强银政企沟通对接。通过在园区组织银、担、企对接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面对面”沟通、交流,直面问题,共同提出解决措施。
建立政策“直通车”。将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财税优惠、融资公共服务以及金融机构支持政策等“几家抬”的具体内容、申请条件、办理程序等,打包向园区企业宣讲,让企业知晓、会用政策。
形成产品“大超市”。对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案,通过易拉宝、宣传手册、小视频、微信小程序等方式,集中向园区企业推介,使得企业知晓、会用产品,提高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
通过进园区、进企业,逐家、逐条梳理民营和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对金融机构可以解决的问题,金融机构要及时解决,限时答复;对金融机构解决不了的、涉及其他政府部门的问题,要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继续开展“金融服务湖南实体经济市州行”行动,通过专题对接会议、实地调研督导、建设省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验区等多种形式,不断深化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