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湘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来源:红网 作者:彭婷 编辑:康晓乔 2018-11-13 17:22:52
时刻新闻
—分享—

??1.marked.jpg

改革开放40年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吉首举行。

  红网时刻湘西11月13日讯(记者 彭婷)11月13日,“奋进中的湘西”纪念改革开放40年湖南省湘西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吉首召开。湘西州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包太洋介绍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总体情况,州交通局、扶贫办、农委、经信委、旅外委、住建局、教体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州委外宣办主任、州政府新闻办主任黄华主持新闻发布会。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大大改善

  立足州情实际,湘西州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发展的战略举措,极大地提升了经济综合实力,改变了贫困落后面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2017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575.6亿元,是1978年的137倍。人均生产总值从221元跃升到21824元,是1978年的98.8倍。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财政总收入、总支出分别达到107.6亿元和298.7亿元,是1978年的476倍和368倍,有力地支撑了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

  1978-2017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47.7亿元,年均增长19.3%,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投资以年均20.4%的速度高速增长,基础设施条件发生历史性变化。交通方面,建成7条高速公路、通高速里程481公里,公路通车里程由1978年5139公里增加到13028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道路硬化。铜仁凤凰机场竣工投入使用,湘西机场、黔张常快速铁路、张吉怀高速铁路加快建设,即将步入高铁、航空时代。

  产业体系显著完善发展活力得到释放

  湘西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抢抓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突出旅游景区、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商贸物流区“四区”建设,构建具有湘西特色的新型产业体系。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形成柑橘、猕猴桃、茶叶、烟叶、蔬菜、油茶、中药材(含百合)和以湘西黄牛、湘西黑猪为主的养殖等8大特色产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锰锌为主的矿产品加工业、以白酒为主的食品加工业、以中药材加工为主的生物制药业、以民族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等四大产业集群。2017年,旅游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比重达15%,接待游客44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25亿元,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地区和十大旅游热点地区。

  始终把改革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十二五”期间,全州累计实施招商项目近千个,到位资金708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以上。2017年,全州实际利用州外境内资金327.5亿元,新引进项目92个。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湘西坚持走山区特点、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基本形成了“1个州府核心城市、3个重点经济区、1小时旅游经济圈、7个县城区域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全州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6.3%提高到45%,城镇常住人口由12万人增加到118.6万人。湘西经开区路网格局基本形成,一批城市配套项目建成运营,州府吉首成为武陵山区的一颗亮丽明珠。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70.24%,空气质量名列全省前茅,今年湘西州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生态已成为湘西的第一形象。

  湘西先后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新世纪扶贫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精准扶贫等重点民生工程,推动湘西州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湘西州视察以来,我们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州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2013年以来累计脱贫40.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2017年的10.41%,吉首市实现脱贫摘帽,湘西州进入了减少贫困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2017年,全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73元,比1978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728元,比1997年增长了5倍。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