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11月5日讯(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刘勇)作为水稻大省,湖南拥有不少“金字招牌”:世界杂交水稻的故乡,连续多年稻谷总产量居全国第一;南方稻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自古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
11月1日至5日在长沙举行的“农交会”上,泰国香米、东北大米唱起“主角”,湖南本土的大米厂商参展家数不少,但主力品牌缺失,总体给人印象不深。
湘米呼唤大品牌,这是“农交会”给省内业界出的一道考题。
东北米泰国米被抢购一空
“农交会”上,无论是扶贫馆、地理标志农产品展馆,还是省区精品馆,东北大米声势都造得很大。
五常大米、盘锦大米、北大荒大米等几大知名品牌都占据显眼展位,打出醒目的标牌。“正宗的五常稻花香大米,圆粒稍微细长,外表看上去晶莹剔透。”参展商介绍,每公斤至少10元才能买到正宗的五常稻花香大米。
饭香弥漫,参展商打开电饭煲,让大家闻香识味。只见米饭蓬松、粒粒分明。尝饭味,清香中略带甜软,引得参观的市民纷纷购买。
记者逛展馆时注意到,“农交会”开幕的第一天,每公斤15元的五常稻花香米就被抢购一空。第二天,盘锦大米、北大荒大米也卖断了货。来自哈尔滨的一位参展商高兴地说:“没想到长沙消费力这么旺盛,货还是带少了。”
此次“农交会”,泰国作为境外主宾国,前来推介泰国香米。同样,开馆首日每公斤20元的泰国香米就被抢购完毕。长沙市民曾先生逛会展,接连买了5袋泰国香米。他乐呵呵地说:“在全国性会展上,买正宗泰国香米,买到就是赚到。”
与东北大米、泰国香米比较,参展的本土大米品牌不少,例如生平贡米、万福香米、瑶珍大米、乌山贡米、城头山大米、松柏大米等,但这些品牌大米的规模都不大,市场影响力自然有限。
绿色生态品质是第一卖点
在展会现场,记者发现,品牌大米的“擂台”上,生态品质成为参展商不约而同选择的第一卖点。
泰国香米、老挝香米参展商起劲地吆喝,亮明各自参展的品牌大米,由于广种薄收,人工干预较少,绿色品质颇好。北大荒大米、五常大米主打“寒土黑地”,病虫害少,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因而赢得市民和客商频频点赞和“下单”。
近年来,湖南倡导水稻无公害、绿色种植,本土大米品牌参展商也尽力推介绿色化生产。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南水稻生产加快转方式,普及绿色理念。通过植保无人机打药、天敌治虫等手段,让田间农药使用量连年下降;广种绿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化肥零增长,用地又养地,土壤更健康。
省内各地还根据不同的资源禀赋,在水稻栽培模式上进一步追求生态品质。山区溆浦县,推广再生稻,头季收割后高留稻桩任其再生,再生季不打药不施肥,再生稻米天然绿色。洞庭湖区的南县,推行“稻虾共生”生态种养,小龙虾为稻田提供有机肥,抑制田间害虫,生产出高品质的“虾稻米”。桃源、慈利等地土壤天然富硒,对土地看得尤其金贵,所产富硒大米,品质粒粒过硬。
省农技推广总站站长邓辉平表示:“要将各地的探索形成标准、技术物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普及,湘米生态品质过硬的形象才会更加深入人心。”
目前,省农业农村厅总结推广“稻虾”“稻龟”“稻鸭”“稻鱼”“稻蛙”等生态种养模式,推动水稻绿色生产,既抓了“米袋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湘米打造大品牌任重道远
水稻生产是湖南农业的优势所在。如何把稻谷产量第一省提升为大米销量第一省、产业效益第一省?显然,迫切需要补齐湘米大品牌缺失这块“短板”。
如何打造湘米大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粮油处处长戴魁根称,立足现有基础,从两方面补齐湘米品牌的“短板”。一方面,在神秘的大湘西创建“湘西仙米”省级公用品牌,实现好山好水出好米。另一方面,重点支持打造“常德香米”“南洲虾稻米”“永顺松柏大米”等地方区域公用品牌,用品牌引领生产、提升效益、拓展市场。
按照省里的规划,以“五好”着力打造“湘西仙米”大品牌。
好地植好种。大湘西地区是湖南传统一季稻区,高山净土,昼夜温差大,一年只产一季,适合“玉针香”“农香32”等高档优质稻生产;采用山泉水灌溉,萃取大自然精华,打造“湘西仙米”独特的产品价值与健康属性。
好种产好谷。继续加大高档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培育抗性强、产量高、米质优的新品种。按照“一片一种”布局,主推高档优质稻新品种,推广减肥减药等六大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从生产环节夯实品牌核心竞争力。
好谷出好米。组织省内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对接优质稻生产基地,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大米加工质量。
好米卖好价。重点抓好湘米品牌提升和市场开发,培育做强“湘西仙米”等公用品牌,解决稻米品牌“多、乱、杂”、经营规模小、竞争无序、重复建设等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着力打造‘好吃、放心’的品牌形象,湘米的品牌竞争力将大大加强。”戴魁根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