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天气渐冷,黑龙江齐齐哈尔近日最低气温已逼近0℃,但当地高校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的却有学生反映“有寝难回”:因为学校为了防止学生旷课,上午7:40~9:40实行“封寝制度”,一些没课的学生只得去图书馆、网吧或食堂补觉。(11月1日澎湃新闻)
不得不说,在如今的大学生群体中,逃课现象并不鲜见。也正是基于此,校方实行了“封寝制度”,所以,其出发点里所包含的善意是能够看得见的。但是,为了防止学生逃课,就应当实行“封寝制度”吗?
实习“封寝制度”或许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课堂出勤率也在一定程度会得到提高。但是应当看到的是,对于另外一部分在封寝时间段没有课的学生来说,又是不是一定权利的侵害呢?学校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似乎在宣称着一种逻辑:为了达到一些看似正确的目的便可以不择手段。
其实,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国内就有高校就为了让学生听讲座,便把考勤作为衡量各种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还有学校为了逼着学生上自习,实行断电处理。这些事实不同,性质却相同的案例,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校方简单且粗暴的管理模式。
而且,就算用这样的手段,也不一定就能够达到管理者预期的效果。就拿实行“封寝制度”这一规定来讲,学生不去上课就一定会呆在寝室?不能出去打游戏?在校方的管理逻辑下,是否还有规定不能出校门?不能打游戏?为了防止学生逃课,需要一系列不合理、不合规的制度,最终的效果也不见得多奏效。
再者,学校在不断地压缩着学生的权利空间,这俨然已经扭曲了其最初的目的之善,也势必会增加学生的逆反情绪,人为地制造学生与校方的对立。
否定“封寝制度”并非否定逃课的坏处,也并未否定校方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只是在否定为了达到目的便不择手段的做法。倘使,今天我们支持了这一做法,那么,明天恐怕会有更多的荒唐的手段侵害者学生的权益。
文/文小成(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