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人民网评:一天不脱贫,一天放不下心来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新生 编辑:redcloud 2018-10-28 09:05:06
时刻新闻
—分享—

  这是一次特殊的“家访”。10月23日,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的18岁姑娘陆伟霞,没想到会在自己家里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村里的贫苦户家庭,妈妈因病致残,爷爷85岁,父亲陆奕和靠挖竹笋、打零工养家,供她和弟弟读书。2015年,在政府帮扶下,从泥砖房搬进了三层新房。陆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日子越过越红火。

  还有多少如陆家一样的家庭,让我们牵挂?过去几年,五千多万人摆脱了贫困,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数量;到2020年,还有三千万左右人口需要脱贫。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有时间表、路线图的攻坚战,脱贫致富的任务何其艰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

  一个不能少,这份“心”千钧重。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陆奕和家,同他们拉家常、问寒暖,一句“生活怎么样”,问问“有哪些困难”,正是对贫困群众最深的牵挂。他说,我一直惦记着贫困地区的乡亲们,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这些年,谁最让总书记挂心?莫过于“困难群众”。什么事最让总书记上心?当然也是“脱贫攻坚”。最是放不下,也就最能暖人心。

  有心,更要有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切工作也都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这些宗旨、目标,不能只是心里想想、嘴上说说,在具体工作中却落个“空”。只要把心里话变成实在事、让心事压力变成实干动力,就没有什么艰难不能克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实现脱贫致富,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总书记“放下心”,首要的是根治一些弊病。比如,脱贫的形式主义,把脱贫工作“文件化”“表格化”“会议化”甚至“盆景化”;又如,脱贫的揠苗助长,为了速度、成绩而不惜牺牲质量,送钱送物来“垒大户”,即便“暂时”脱贫,也不是长久之策;再如,脱贫的跑冒滴漏,扶贫资金违规使用、闲置甚至截留。可以说,脱贫攻坚越是深入推进,越要精准聚焦问题,既要解决贫苦户的具体问题,又要防范滋生出新问题。

  脱贫致富形势喜人,但形势也不等人,更需在长效机制与长远之计上想办法、下功夫。如,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相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如,深挖各地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如,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在区域间协作与对口支援中拓展脱贫致富的大布局。“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撸起袖子加油干”,毕竟幸福生活是奋斗而来的。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念,越要有一鼓作气攻城拔寨的决心。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逐步消除贫困的40年,也是接续奋斗的40年。未来,我们咬定目标加油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将在大国航船劈波斩浪的行程中,继续展现。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