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区像一个圆。你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圆周就越大
深秋夜凉,西安一所高校的路灯下,十多个学生簇拥成团,用英语对话和讨论。这种自愿参加的“室外夜读”活动,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了。为什么有教室不用,到路灯底下学习呢?同学说,教室环境太舒适,人容易生出惰性。冷一点,人反倒精神。
选择在教室里学习,还是出来练口语,就像选择喝咖啡或者茶一样,根据个人习惯来就好,只要不扰民,本不值得深论。笔者感兴趣的是同学上面的说法:不想太舒适。这个主动找苦头吃的想法,倒挺有意思。
人在学本事、长见识的过程中,舒适有时候反而会是一种障碍。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每天没少做题,成绩却不见长,仔细检查发现,做的都是自己会的那几种,表面看数量不少,其实在不断重复“1+1=2”。在自己驾轻就熟的领域呆着,不想再费劲向前了。这种学习,很难进步。勇于走出舒适区,向艰难区循序渐进地进发,才能真正长本事。
走出舒适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因为人往往有惰性,结硬寨、打呆仗、走难路,累啊!既然是生路,就难免挫败,这时回到舒适区的诱惑就大了。老年间有“人过三十不学艺”的说法,平常我们遇到困难,脑中也会响起“别折腾了”的声音吧?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成长,虽然资源匮乏,但有一样好处:没有躲懒的可能;出生在物质丰盈、经济腾飞的时代里,走出舒服的状态,犹如冬天的早晨钻出热被窝,没点毅力还真不行。
其实,舒适区像一个圆。你越不怕吃苦,向外开拓,这个圆的圆周就越大,人生的体验就越丰富、发展空间就越大。越畏手畏脚,不愿努力,这个圆就小得可怜。那个古希腊的犬儒主义者第欧根尼,啥也不愿干,以蜷在一个桶里晒太阳为最高追求,那他的舒适区就桶那么大。气温一下降,这个“舒适”就有几分可疑。苏东坡有首诗说,“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激愤之作,不在挫折中磨砺,怎么可能成功呢!满足现状,错失的是更大的舞台。
当然,教室里学习并不能等同于呆在舒适区。我们应该学习吃苦精神,并不是非得无谓受罪。要非说“挨冻才能成长”,那就是抬杠了。
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成长,应该从不断走出舒适区开始。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4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