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农业大省的城镇化进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淦璋 编辑:徐丹 2018-10-25 08:55:53
时刻新闻
—分享—

上世纪80年代的郴州市裕后街。(资料图片)周建生 摄

2008年,郴州市启动了裕后街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图为2009年改造后的裕后街。(资料图片)周建生 摄

2000年初启动的五一路改扩工程,在长沙城建史上翻开全新的一页。图为当时的五一路。(资料图片)湖南日报记者 刘建光 摄

2018年10月18日,长沙市五一路。 湖南日报记者 唐俊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长沙市五一路,见证了我省城镇化奔涌向前的壮阔图景。沿着省会这条东西主干道,芙蓉宾馆于1983年底建成,将“三湘第一高楼”的刻度推至50.8米;2018年开业的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以452米高度重塑了湖南的天际线。

  这条道路也见证了我省城镇化思想解放的历程。2000年,五一路全线拓宽至60米、双向8车道,尽管有“冒进之举”与“超前谋划”的争议,但时代给出的答案显然更倾向于后者。2005年元旦,五一路西湘江一桥收费站拆除,不仅打通了长沙河东、河西的交通瓶颈,更是深化城建投资体制改革的一个信号。

  湖南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省,改革开放40年来,经历了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的动人变迁。目前,全省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增至5个,城市对人口的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其中,长沙成为Ⅰ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衡阳、株洲、常德、岳阳成为Ⅱ型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万至300万)。

  1

  村村点火、镇镇冒烟——

  小城镇路径的繁荣与困境

  改革开放之初的湖南,农业、农村的发展步伐提速,而城市仍在计划经济巨大惯性下缓慢前行。

  村村点火、镇镇冒烟,数不清的小工厂从原本长满庄稼的土地上纷纷冒出。日渐凋敝的小城镇,因为这些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勃兴。

  理论界对此给予认可。上世纪80年代初,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发表《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这种城镇化路径的特点是农民“离土不离乡”,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决策层也倡导这条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重申中央提出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指导方针。

  一时间,小城镇建设轰轰烈烈。以衡阳为例,据《衡阳市志》记载,到1984年,衡阳市设置建制镇30个,相当于前30年设置建制镇的总和。

  衡山县白果镇,原本只有一条2米宽的小街。1984年设建制镇后,新修一条长2000米的沥青马路,两旁建筑均为2层以上的红砖瓦房,集市贸易日益活跃。

  我省小城镇的探索实践,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注意。1995年,国家体改委等11个部委制定《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旨在深化农村改革、有效推进城镇化,并将“以地生财”试点选在浏阳大瑶镇。

  曾在大瑶镇农机站工作的刘家汉,回忆起当时土地出让的细节:“镇上请我用毛笔写了广告挂在街上。最开始定价每平方米340元,采取直接出让的形式。后来,询问的人多了,就面向社会拍卖,最高拍出了每平方米1050元!”

  大瑶镇走出的“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兴农”路子,唤醒了人们的土地财富意识,释放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红利。由此起步的“土地财政”,其影响持续至今。

  至1998年,全省小城镇达到1000个。然而,过于分散的农村工业化战略,带来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大量环境污染,城镇化建设与非农产业发展脱节,小城镇的困境开始显现。时任副省长庞道沐提到,随着经济形势变化,农村经济出现了低速、低效问题。1998年全省乡镇企业平均每个企业只拥有职工8.8人,产值仅63万元,已难以抵御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

  是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国启动了一系列关键改革,如在城市停止福利分房,推动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彼时,在理论界仍有争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到底是以“镇”为主,还是以“城”为主?但在现实中,正如著名“三农问题”学者温铁军所言,“城”开始压倒了“镇”。

  1999年世界人居会议断言:“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2

  顺势而为、加速发展——

  城市成为城镇化发展主阵地

  “五一路改扩,拓宽的不仅是一条路,更是长沙人的思路!”2000年,时任省委副书记兼长沙市委书记张云川在五一路改扩工程遇到巨大阻力时,掷地有声地表态。同年3月12日,位于五一路的原长沙市委所在地大门首先爆破拆除。9月20日,五一路改扩工程顺利竣工。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长沙人自此树立“经营城市”的新观念,通过盘活城市存量资产、搞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大力启动民间投资,建设资金滚滚而来。湖南城市历史文献收藏家、长沙收藏网创始人乐兵向记者提供的史料显示,2000年,长沙城市建设投入达42亿元,相当于前10年投入的总和;2001年,全市城建投入资金又增加至60.2亿元。

  200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29.75%。尽管这一数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多百分点,却被视为湖南城镇化的新起点——从世界普遍规律看,城市化率在10%至30%区间是缓慢发展期,30%至70%区间为加速发展期。

  顺势而为,各种资源要素源源不断流向区域中心城市。《湖南统计年鉴》记载,2001年至2007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共完成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1349.5亿元,城市发展开始补上历史欠账。

  随着我省从农业大省迈向经济强省,城市化与工业化呈现相互促进、相互拉动格局。以远大空调、三一重工为代表的明星企业,转移到城市化程度较高的长沙后迅速发展壮大。

  对区域布局的认识也在走向深化。1985年编制的《湖南省城镇布局规划纲要》,立足平衡发展的理念,将全省分为东线、中线、西线3条城市群带结构,要求“加速西线开发”。2004年确定的“十一五”全省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一点一线”地区(“一点”指长株潭,“一线”指京广铁路湖南段)尤其是长株潭地区有责任率先发展,带动全省在中部崛起中抢占先机。

  省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张富泉介绍,2006年我省城镇化率为38.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长沙的人口中心集聚度仅2.9%,在全国排第28位。努力打造中心城市和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是突破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障碍的重要手段。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2006年5月在全省新型工业化座谈会上,省委提出要围绕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推进城市化。其后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3+5”城市群建设,被确定为富民强省的一项重大战略。

  2000年至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以年均1.7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全省城镇化空间格局逐步成型,农业转移人口规模快速增长。长株潭获批全国两型社会试验区。

  3

  高铁时代、城市群发力——

  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转变

  “火车可以拉来一座城市,高铁可以振兴一个区域”。在湘南边陲,“考察郴州、落户赣州”的故事一度广为流传,又因高铁到来而反转。

  2007年底,香港贸发局局长马时亨率团来郴州考察,敲定香港工业园落户事宜。然而在郴州境内,不到300公里的路程,一路颠簸,竟然足足走了8个小时。行路难,让这些好不容易请来的客人望而却步,50平方公里的香港工业园最后花落江西赣州。

  武广高铁经过郴州,让招商局面有了变化。著名的台湾电子企业台达电子有限公司,此前曾来郴州暗访投资环境,当时感觉郴州不如赣州繁华。但这家企业最终还是选择了郴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武广高铁可以让郴州与广州“同城化”。

  高铁改变了时空格局,把湖南推向一个更开放的前沿。短短几年间,郴州迅速成为我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桥头堡”,全市新型城镇化从梦想变为现实——以大十字城镇群(苏仙、北湖、资兴、桂阳、宜章、永兴6县市区)为主体形态,以郴州市中心城区(苏仙、北湖)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撑,带活一批示范镇,建设现代新农村。

  在我省,城市群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主体形态。目前已经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岳阳长江新区、郴州大十字城镇群、衡阳西南云大经济圈、邵阳东部城镇群、怀化鹤中芷城镇群、永州冷零祁城镇带、娄底城镇带等区域性城镇群。

  2015年12月,在时隔37年后,党中央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新型城镇化,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住“诗和远方的田野”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人民城市为人民。湖南各地在城市建设、改造中,着力点更加倾向于“老百姓脚下的路、门前的灯、沟里的水”。常德市住建局干部熊健感叹,由于市区路改提早谋划、通盘考虑,这5年来交通量增长并未造成城市拥堵。

  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全面融合的局面正在形成。望城靖港镇、宁乡灰汤镇、湘潭花石镇、宜章梅田镇等一批功能集中、产业兴旺、特色鲜明的小城镇正茁壮成长。

  在省会长沙,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实现了良性互动。该市2016年、2017年的常住人口增量达到近些年的高峰,分别是21.34万、27.29万,人口集聚可以创造出更大、更多元化的需求和发展动力。

  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改革开放40年来,伴随汹涌澎湃的城镇化大潮,湖南的城镇化水平一路走高,农业大省的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城乡结构已经发生历史性转变。

  大事记

  1978年 省政府召开全省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市迅速恢复和建立城市管理机构,在两三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任务。

  1985年 省建委编制《湖南省城镇布局规划纲要》,预测20世纪末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0%左右。

  1998年12月31日起 全省城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货币分配,房地产业起飞带动城建领域大发展。

  2006年4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

  2006年11月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和“3+5”城市群建设。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2007年12月14日 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08年8月 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提出到2015年左右,全省城镇化水平超50%。

  2013年12月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城镇化工作会议。

  2015年9月 省委、省政府印发《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015年12月 党中央时隔37年后,再次召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017年底 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4.6%,比上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创近10年新高。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