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为友气自华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
湖南日报记者 周怀立
“最近,我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一个轨道交通技术展,全球的先进技术都聚齐了。对比之下,看到我们不少技术走在前列,我很自豪。作为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我亲身经历了这个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过程,我很自豪!”
9月29日,平日富于理性的刘友梅院士,谈起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不禁充满感情地连用两个“自豪”。
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专家委员会主任,刘友梅在中国轨道交通业的地位,用“泰斗”来形容也不为过。但采访过他的记者知道,他一般会拒绝谈及个人经历,而愿花更多时间谈中国轨道交通的“成长”。
这就是刘友梅,一个在名字上就注明“以梅为友”、一辈子献身轨道交通事业的科学家。
既然以身许国,就当矢志不渝
今年刚过80岁的刘友梅院士,自称“株洲田心(中车株机所在地)人”,其实他是地道的“江西老表”。
生于江西,求学于上海,工作于株洲,“三点一线”构成了他的人生足迹。而在株洲长达57年的工作经历,绘就了他多彩的人生画卷。
1961年,刘友梅与20多位同学一起,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位于株洲的田心机车厂(中车株机的前身)。一开始,他并没有分配到技术岗位,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车间里与工人们打成一片。有理论基础,又有一线实践,他很快成为大家眼中的“电力机车活字典”。
机会总会青睐有准备的人。1968年,中车株机开始独立研制“韶山1 ”型机车,厂领导不顾争议,大胆起用表现出色的刘友梅担任总体设计师。就这样,30岁的刘友梅开始挑起企业技术大梁,这一挑就是长长的半个世纪。
从“韶山1”一直到“韶山6”“韶山8”,电力机车重载牵引从0.5万吨到1万吨、3万吨,中国电力机车制造每一个突破,都倾注着刘友梅的心血。他用特别的执着与担当,圆了中国铁路运输电气化梦想。
1999年,年过花甲的刘友梅又将目光从“重”投向“快”。他敏感追踪国外交流传动高速列车技术,加快攻关,短时间里接连研制出时速200公里的“蓝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奥星”、实验时速创下“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公里的“中华之星”。他,成为中国高铁探索先锋。
今年是中车株机成立82周年,而80岁刘友梅陪伴其度过了57年。
既然以身许国,就当矢志不渝。采访中,刘友梅突然罕有地谈起了自己:“这些年,许多单位希望我过去,我都拒绝了。院士这个头衔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是属于中车株机的。只有在这个平台上,我才可以更有作为。”
站在世界之巅,还要看得更远
大约从2006年起,经历数十年“跟跑”与“并跑”的中车株机,开始“领跑”世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当年,世界最大功率交流传动八轴9600千瓦电力机车在中车株机下线。
2012年8月,由中车株机研制的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原型车下线,这是世界首台采用超级电容储存电能作为主动力能源的机车。
2015年,全球首台储能式现代无轨电车在中车株机下线,新一代大容量石墨烯超级电容同时问世。随后,世界首台“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在中车株机完成研制。
今年6月13日,中国首列时速160公里的商用磁浮2.0版在中车株机下线,这也是世界首列短定子直线电机快速磁浮列车。
这些“世界第一”的背后,饱含着刘友梅的卓越贡献。正是在他和他带领的团队努力下,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走到了世界前列,成为“中国制造”的代表作之一。
短暂的采访中,刘友梅很少提及这些“闪光”的荣耀,反而大谈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绿色智能”的发展方向。对此,作为突破储能式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使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完全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的关键人物,刘友梅最有发言权。
站在世界之巅的刘友梅,也总是习惯往前看、往远处看。
“没有问题了吧?如果没有了,我有事先走一步了。”记者正准备继续探究,刘友梅却主动结束了采访。也许,他的时间的确太紧。
转身离开的刘友梅,步履轻快,一点不像一个80岁的老人。看来,他真如一株傲雪盛开的老梅,愈老而香愈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