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加强本科教育,严格本科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大学水课”。一纸令下,引发不少争议。
长期以来,大学存在各式各样的“水课”似已成为一个公开秘密,老师叹息、学生抱怨,不禁让人产生疑问,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真的有这么糟糕吗?有同学指出,自己所在的学校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作为学生,义务是学习,只要学习心态摆正,一样能够学有所成。诚然,不能否定确有一些同学打着学校“水课”太多的幌子,故意荒废学业,但这并不能论证,“水课”的存在是一个伪命题,更不能单纯地把锅甩给学生自己。
首先,大学课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部分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倘若一些任课老师上课敷衍了事,台下坐着的学生心态摆得再端正,又有何用?这就好比于古代的淳于髡参见梁惠王,惠王怪之的道理一样。知识的传授,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传授和索取,比较理想的一种状态是,师生双方达到一种良性互动,任课老师课下有认真准备,而身为学生同时也在课上积极配合老师。单方面把“大学水课”看作为一个伪命题,并将其归因为学生的学习心态不端正,恐怕难以服众。
就在前不久,华中科技大学18人因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引发社会热议,大多数网友为此做法点赞,教育部相关官员更是指出大学要合理增负,增负并非是增加课程的量,而是以提升学生质量为目的。既然是以提升学生质量为目的,首先应当治理的就是大学里被师生诟病已久的“水课”。此番教育部要求高校淘汰“水课”,一方面能够打消一些老师消极备课的心态,一方面也杜绝了一些学生逃课的“正当理由”,可谓两全其美。甚至在今年6月,教育部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究其原因,正是因为每年毕业的本科生,正在成为这个发展中国家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与其相对应的本科教育当然不能过于随意。
每到大学选课时,各个高校选课网络都面临“瘫痪”风险,背后原因无非是,大家都在盯着那几门又“抢手”“口碑又好”的良心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大学课堂?不少同学总是抱怨,一些任课老师手里握着决定学生是否挂科的生杀大权,而学生即便每个学期有权利反过来给老师打分,也大多是违心打分。高校中,老师有权对学生的所作所为实施末位淘汰制,为什么学生不能反过来对老师的教学进行客观评价呢?
文/高若林(河南牧业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