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世上没有真正的“水课”,有的是心态“水”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褚诗雨 编辑:王俞 2018-10-17 21:57:52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九月,是高校开学的时节。今年与大学生们一同踏进校园的,是教育部下达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下简称《通知》)。这一通知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字眼,莫过于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这几个关键词也在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几乎成为了这一《通知》的代名词。

  什么是“水课”?指那些含金量不高、考核要求不严、容易拿到学分的课。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往往直接念PPT,或是花大量时间讲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学生则松松散散,毫无学习热情,玩手机者有,睡觉者有,迟到早退者有。挤掉水课这颗“毒瘤”,似乎已成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但有趣的是,我身边不少同学并不同意《通知》中对大学学习的看法,认为自己的课表根本不水。甚至很多人吐槽说,大学的学习比高中还要辛苦,并没有像新闻里说的“中学玩命”“大学水课”。

  比如,中国人民大学每天晚上自习室熄灯时,几乎每间教室里都有同学“恋恋不舍”地抱着电脑和书本,在保安人员的催促下离开教室。而宿舍每层楼的走廊上,夜间也有不少同学搬出折叠桌椅,利用熄灯后的时间继续奋战。即便是周末,很多同学也会选择去图书馆自习,也有人选择去校外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一边是社会在批判大学水课,一边是这种挑灯夜战的努力学习场景,到底谁错了,到底哪个才是大学的真相呢?

  媒体的报道没有错,大学生的感觉也没有错,都是事实。这种貌似矛盾的现实让我看到,水不水,关键不在于课,而在于人,在于学生自己。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水课,只有心态水的学生。作为一个在校学生,我从学生角度看“水课”问题更有感触:在我看来,无论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学生当中都会存在“水课”与“不水课”这两种心态。一门课程最终能对一个学生起到多大作用,决定权还在学生本身。

  对于一心想要“水课”的人来说,即便学校提升了课程难度、加大了考核力度,他总会想方设法寻求可以投机取巧的途径,实现把课“变水”的目的。

  每逢选课之际,几乎每个学校的同学都会互相打听各门课程的信息。在学生中,受欢迎的课程不仅仅是那些“老师授课水平高”“上完收获多”的课,还有很多是“课很水,任务不重,给分也很好”的课。即使是难度较大的课程,坊间也可能流传着所谓的“高分攻略”,比如在老师面前多刷存在感、和助教搞好关系等等。

  如果是怀着这种“水课”的心态,把“花最少的努力获取学分”出发点,那么不管选了什么样的课程,学习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在前几天引发热议的“国科大老师给抄袭学生零分”事件中,该校的部分学生就是把这门人文选修课当作水课,不予以重视,甚至投机取巧地想用抄袭骗取高分。最终,这些学生不但没有真正完成课程目标,还被老师识破得了零分。这样的行为,可谓得不偿失。

  对于想扎扎实实利用好本科四年的同学来说,即便课程本身的含金量本身不高,他们也会努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大学的时光是多么短暂和美好,每分每秒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淘汰“水课”、打造“金课”,都只是一种外在的手段。决心利用好这四年光阴的人,根本不会消极被动地等待着别人“增负”或者“减负”。

  每年的考研大军中,总有少数本二本三院校的同学实现逆袭,考上名校的研究生。这些同学的本科院校实力并不算强,入校时的成绩也与那些985、211的同龄人有较大差距,但最终却能够在一群强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更不是依靠“水课”混学分就能实现的。他们依靠的是自身的态度与努力,踏踏实实地利用好本科四年去追赶别人,而不是仅仅混一张大学毕业文凭。每一张课表背后,暗藏着它的主人对于学习的态度、对于大学的理解。有了对自己责任的态度,“水课”也可以被充分利用、完全不“水”;没有这种态度,就算被教学系统推着往前走,效果也会有所折扣。

  说实话,这学期选新闻评论课,于我而言是件既幸福又痛苦的事。幸福,是因为我一直很喜欢新闻评论,而今终于有机会坐到评论课堂上,近距离接触新闻评论。痛苦,是因为这门课对我这种初学者而言,确实有一定的挑战。

  选课的时候我也犹豫过,不知该不该在已经很繁重的专业课之外,加上这一门并不“水”的选修。纠结过后,我最终选择保留了这门课,因为我愿意坚持我一贯的看法:我来大学不是为了拿时间换学分的,而是为了真真切切地利用这些时间,去自我打磨、自我提升、自我发现的。如果我花费了时间,却既没有实际的能力提升,又没有丰富知识、提高素养,那么我看似轻而易举获得的学分,又有什么真正的价值呢?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水课,有的只是心态“水”的人。外在的力量只能起到推进和督促的作用,真正决定我们的时间花得“水”还是“不水”的,永远只能是我们自己。

  文/褚诗雨(中国人民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