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人民日报:让善意善举不被辜负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redcloud 2018-09-25 10:38:32
时刻新闻
—分享—

  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你我共塑。近日,浙江金华的一名小伙扶起摔倒老人后遭到讹诈,还原真相后选择提出诉讼,引起社会热议。尽管事件以和解告终,但相关的讨论还在继续。扶还是不扶?这件看似寻常的小事,却关系到善良风气的养成,以及社会公德的维护。本期微议录,我们选刊三篇来稿,与读者一起探讨这一现象。

  参与互动,请关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号:rmrbpl)和本版。

  ——编 者

  正确处理释放正能量

  看待小伙子选择诉讼的行为应跳出个案。首先,从行为上看,无论指责“有些过了”还是“得理不饶人”,都不应成为干涉其行使权利的理由,无论胜诉或者败诉,都应得到尊重和理解。其次,从效果上看,提出索赔1元的要求,显然不是冲着经济补偿,也不是意气之争,而是希望通过法律来对事件的是非对错进行一个公允的判断。尽管当事双方最终和解,但就结果来说,成为了处理相关情况的参照,具有示范意义。

  事实上,正确的处理能够树立起良好导向,有助于规范公共行为,达到定分止争的效果,营造公正有序的环境;而错误的处置,则可能起到负面效果,导致权责关系混乱,价值导向可能受到影响。如果通过个案裁决扭转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能够让更多的好人在行动上不再退缩,在言辞上不再沉默,那么对于维护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深入人心,无疑都是大有裨益的。

  ——@黄磊

  法律强化道德内核

  当扶人的小伙提出诉讼时,有人视之为“不够宽容”,这种说法缺少法治观念。一方面,小伙是“施善者”得到赞誉,另一方面也是“受害者”伸张权利。以正当手段保护合法权益,恰恰是维系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如果仅仅强调善意而纵容恶意,就难以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可以说,纵容对善意的讹诈,就是提高行善的风险。不可否认,“扶不扶”之所以成为不少人面临的一道选择难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金华小伙的行善之举当然值得弘扬,他选择诉诸法律的行为也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当善意被钻了空子,只有依据事实和法理才能做出一个公平的决断。传递这样的理念,善意遇险才不至于示弱,社会的价值标尺才能更清晰。

  其实,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善意不是单方面的强调奉献,而是通过法律强化社会的道德内核,形成更坚实的法理支点。让法律为道德撑腰,长此以往,更多的人才会推己及人,创造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

  ——@郎芊紫

  及时援助依法维权

  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秉持“和为贵”的观念,与人为善、以德报怨,经常选择息事宁人,躲避麻烦。这种“害怕惹事”的心理,纵容了极少数人触破社会公德底线、挑战公序良俗的行为,容易造成混淆是非、颠倒善恶的社会风气。这种心理的背后,还有着对维权成本的权衡。一旦诉诸法律、进入程序,可能会遭遇不曾遇到的情况、耗费意料不到的精力。凡此种种,都让人有所顾虑,很多事情只能不了了之,甚至认栽了事。

  回到事件本身,从扶起老人到遭到讹诈,从提出诉讼到最终和解,小伙子的每一个行为不但需要勇气,也承担着各种压力。因此,对遭遇相同境况的人来说,最渴望的不是舆论层面的评头论足,而是社会公众的宽容理解、法律法规的及时援助。让人欣慰的是,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支持,当地有关部门也依法依规回应诉求,事件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但从更长远来说,还需改变“害怕惹事”的心理,降低公众的维权成本,唯有如此,才能净化社会风气,守护公共秩序。

  ——@何冠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