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懿 实习生 叶芬 岳阳报道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春华秋实的季节里,农事丰收是农民最朴实最真切的盼望。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万历十五年》记载,明代皇帝每年需携百官到先农坛祭祀先农神并“亲耕”,以寓意五谷丰登,足见丰收在传统农耕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2018年起,传承了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华夏亿万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节日。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曾有“今天下江淮为国命”之局面。2018年是岳阳市屈原农场建场60周年,首届农民丰收节和首届屈原农耕年华艺术节共同奏响了潇湘大地的丰收之歌。
心怀乡土 执着追梦田园间
论及湖南农业,谈及丰收,屈原管理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屈原管理区的前身为1958年围垦而建的大型国营农场,砥砺奋进的60年开创了骄人的历史成绩,被誉为农垦改革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岳阳屈原管理区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成为了国家现代农业的示范样板,是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湖南省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重点示范县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滨湖示范区、湖南省唯一一个统筹城乡就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屈原管理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带动了岳阳市乃至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
江山代有才人出,全国首届及第四届“全国十佳农民”的阳岳球、杨莉均来自于屈原管理区。
阳岳球总是把自己的名字寓为在太阳底下种粮食的人,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诠释心中那份对土地深沉的热爱。他经营的惠众粮油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了“六统一”标准化生产,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工厂化育秧,统一机耕、机插、机收,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统一品牌订单收购”,实现了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高水平生产,生产出无尘、无污染、无公害的“岳球”牌生态大米,被评为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4年1月,阳岳球受李克强总理接见,“总理叮嘱我要多种粮、种好粮。”这份谆谆嘱托他一直没忘,“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顾客青睐,成本再高也坚持生产。”
全国人大代表杨莉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但她对学习农业科技却特别痴迷。她通过各种渠道坚持学习了本科课程,记了近30万字的学习笔记。她在屈原管理区成立了全国第一家集栀子科研、种苗培育、示范种植于一体的海泰栀子农民合作社,打造“优质种苗繁育+GAP示范种植+合作社+深加工+市场+互联网”的产业链,完善从田间到餐桌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打造了以栀子为核心的十亿元高效农业产业。
杨莉总在思考怎样才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此,她积极响应“精准扶贫”的号召,平江县瓮江镇兰家洞林业合作社在杨莉的帮助下,发展林下栀子观光园2600多亩,有效带动了当地50余户农民脱贫增收。至2017年,杨莉已在岳阳、益阳、湘西等地带动贫困村农民219户,种植栀子1.6万亩,开创全面大丰收局面,让湖湘大地的农民切切实实享受到了科技兴农的红利,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开满栀子花,结出小康果。
传承文明 填补乡愁乡恋情感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乡村振兴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精神层面。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屈原管理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产业特色,依托沃野平畴、湿地丰富、天蓝水碧的环境特质和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域特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做到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
2015年,“惠众农庄”在屈原国家农业科技园面世。农庄开发了在休闲农业中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将我国灿烂悠久的农耕文化作为休闲农业的“文化基因”,人们在农业劳动实践、古旧农具观摩、农耕常识教育讲座、现代农业技术演示等活动中,体验传统农业社会中“耕读传家”的理想生活及农事活动的生活情趣,也让不谙稼穑的晚辈们受到较好的传统教育。“惠众农庄”被评为“国家乡村旅游发展观测点”,开业至今,已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次。
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传统的农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在以传统耕作方式作为载体的农耕文明中,所蕴含着的文化基因仍需要传承。
继往开来 大步迈向农业新时代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农村的生产形态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现代化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农村改革、结构调整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科技兴农,人才是根本。农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一个利于生产的环境,也需要人才的支撑。屈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立了科研孵化区,集科技、管理、信息、金融为一体,极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惠众现代农业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入孵企业52家,为家庭农场、小微企业等提供了生产经营场地和集中育秧、病害防治、仓储物流等服务,初步形成了以种养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态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阳岳球和杨莉都组织开办了培训学校,不仅有专家讲课,还有种植大户和社员的现身说法,让农民愿意听、喜欢听、听得进、学得会,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几年来,培训学校已组织水稻、栀子、龙牙百合等种植技术、信息服务、市场营销等培训上百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达三万多人次,人才遍地开花,在湖湘大地构筑起一道亮丽的丰收景观。
阳岳球和杨莉的事例只是屈原管理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代表,一心一意带领农民走科技兴农、科技致富之路,普通农民也在朝着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迈进,农民在这片沃土上找到了创造幸福的法宝。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田间地头稻菽千重浪,凤凰山下飘满栀子花香,屈原人民用科技和勤劳浇开了致富花,描绘出一幅幅大地丰收的宏伟蓝图,唱响了新时代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