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郴州8月24日讯(通讯员 肖井冬 欧阳常海)8月24日,在湖南省桂阳县方元镇马巷村的南方苹果科研基地,袁光明正在给外地的果农讲授苹果树的种植技巧,66岁的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却老成干练,充满朝气。
袁光明是桂阳县知名的“愚公”,担任马巷村的村民组长已经有40个年头,这些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建新房、修水库、兴产业,把生存环境恶劣的山村变成了美丽宜居的新农村,用汗水谱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
40年前,马巷村坐落在一个山窝窝里,人口只有83人,村民住的都是土坯房,每逢下大雨山上的泥水会冲进许多村民的家中,生活环境十分恶劣,许多外地的妇女都不愿意嫁到这里来,村里面好多人超过三十岁还娶不到媳妇,是当时有名的“光棍村”。
1978年,袁光明担任组长后,他召开群众大会,在会议上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移村”。当年袁光明只有26岁,对于这位年轻村干部提出来的决定,村里不少人是心存顾虑的,说:“建一栋楼房可以,一个村子这么多房子能建得起来吗?旧房子拆了我们没地方睡呀?”对此袁光明回答得很干脆:“放心,我会等你们全搬进新房子里我再搬进去”。
建新村的那两年,袁光明和村民们白天搞生产,晚上搞建设,从早上6点一直干到凌晨12点,烧砖、盖瓦、打桩、和水泥都是村里人一起出力。很有远见的一点是,马巷村的房屋都是统一规划的,整齐划一的村貌即使拿来跟近几年建设的新农村相比也毫不逊色。
80年代中期,马巷村的新村建设完成,袁光明依照承诺最后一位搬进了新村,可是他建设家乡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止。
马巷的新村距离老村庄只有500米远,可是新村没有水源,村民用水仍然要去旧村庄的水井里挑水,非常不方便。为了解决村民自身的饮水问题,袁光明成天在山间田野转悠,寻找新的水源,最后终于在后山的一个深草丛中发现了一口天然泉水,水流量大,足够供应全村人口的饮水。
1990年,袁光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带领全村率先在方元镇安起了自来水,村民们再也不用走着泥巴路去一里外的水井挑水,让邻村的村民羡慕不已。现在村民们谈起安装自来水故事,还会倍感自豪地说:“我们村当年虽然是方元镇最苦最穷的地方,但却是最早用上自来水的村子。”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马巷村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这个曾经的“光棍村”也越来越受外地的女性青睐,嫁到马巷村的人多了,村里的人口也逐渐增多,可是村里的土地却没有增多,人均耕地面积也就相对减少了。耕地面积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入,对村里的经济发展更是有着关键作用。
1994年,为了让村民们能够在家乡有地可种,袁光明又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决定——“向荒山进军”。
马巷村山多地少,如何把荒山利用起来,袁光明想过很多方法,最后决定种果树。刚开始的时候他自己在荒山上开垦了5亩地,种植了宫川桔、脐橙等11种果树,并积累经验,选出了一些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在村里逐步推广。
1998年,马巷村种植果树的人越来越多,大多以种植冰糖橙、板栗、葡萄为主,可是这个时候袁光明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大面积种植苹果树”,并且从北方采购苹果树苗,开始研究“南方苹果”的种植方法。
这样的想法让乡亲们都觉得他“老糊涂”了,苹果是北方的产物,怎么可能在南方种植?面对乡亲们的讥讽,袁光明没有理会,每天都在自己的苹果地里做实验,回到家中也是捧着理论书籍做研究。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袁光明在“南方苹果”这个事业上研究了8年,失败了8年,直到2006年,他的苹果地里结出了勤奋的果实,一颗颗青色的苹果挂满树枝,个头大,酸甜可口。当袁光明拿着这些苹果给乡亲们吃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如今,袁光明的“可适于湘南及以南地区的苹果树苗培植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研发成功的“南方苹果”品种有12个,生产的苹果供不应求,其培育的树苗更是远销湖北、浙江、江西等13个省份,每年带领乡亲们销售苹果与树苗的收入超过100万元。
40年过去了,“愚公”袁光明凭借着自己的毅力与恒心,把马巷村从“光棍村”变成了“田成方、屋成行,漫山遍野瓜果香”的新农村。可是年过花甲的他不忘初心,牢记建设家乡的使命,每天还在黄土地上继续耕耘着自己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