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喜欢怀念过去,
怀念过去长沙的安静和安逸。
城市飞速变化了,
但这份安静还能在这里找到,
它是藏于闹市的火宫殿。
历经440多年,这家百年老店,
历经跌宕中,一家店年收入突破1.7亿元。
了解历史,读懂老长沙韵味,火宫殿这本厚厚的书不得不读,尤其改革开放春风吹来,这里窥见的是改革的激浪。它封存的是长沙人的记忆,代表的是长沙的城市味道。
没到火宫殿,长沙之旅不完满。
外地人来长沙,一定要去火宫殿。
不仅仅因为相传毛主席曾经在1958年4月12日来火宫殿时说过“火宫殿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而慕名前往,而是长沙的生活味道,这种味道是什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火宫殿生意相当冷清。到2000年,经营滑到了谷底,一天的生意不到3000元,每天做着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生意。但现在高峰期一天营收143万元,仅坡子街一家总店年收入达1.7亿元。这样的行业传奇如何缔造?
这一切,都与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
火庙文化,藏于灵魂深处的魅力
今之火宫殿,又名乾元宫,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前,距今已有四百四十余年历史。是一座供奉火神的庙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文夕大火,殿宇焚毁殆尽,民国三十年(1941年)重修。仅恢复火神庙堂,废墟搭建四线棚屋,“东成”“西就”“南通”“北达”共48间小门面,其时小商小贩,杂居其中,可与旧日北京天桥、南京夫子庙媲美。
红墙,绿瓦,古牌楼;火鼎、香炉,火神庙,祭祀让这里热闹起来,以唱戏祭祀为形式兴起了庙会。每年的古历6月23日是火神的生日,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有专场庙会。每一次节日庙会的上演,火宫殿就成为最热闹、最有湖南民俗味道的“文化聚焦点”。
庙会的兴盛,引来无数无名的摊担聚集在火宫殿,庙食五花八门,卖庙食谋生的创制者也就由无名变得有名了,他们成了城市的饮食文化元素符号,一并构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
由火文化引发的“火庙文化”所孕育发展之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戏曲文化,与史同在,与时俱进。75岁的李家华老人这样说,他曾经在火宫殿从学徒到工作36年,编辑整理《火宫殿志》。
那些来自民间艺人的糖画、泥塑、剪纸、棕编,不仅是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更是博得大家的抢买。这样的庙会有吃、有玩、有卖,好不热闹。
民间工艺大师龙玉平,在火宫殿卖手工艺品一呆就是20年,从16岁到36岁,他用巧手捏出了三国、水浒、西游记等名著中人物,佛像、十二生肖、卡通人物等泥塑作品活灵活现。画出的糖画作品得到小孩的追捧。“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适应市场才能持久走下去。”他不仅在坚守传统文化,也在传承文化。
现在长沙看戏去哪里?不是剧场也不是剧团。很多人会选择来火宫殿,一年365天天天有戏看,而这对过去的老长沙人来讲简直是天方夜谭。
李家华回忆,过去长沙娱乐生活很少,过去只有在祭祀火神和商家请戏班唱戏才有戏看。“那时候老百姓家中起火他们会认为是得罪了火神菩萨,有经济实力的商家会请戏班唱3天3晚,向火神谢罪。”
而能每天晚上看到戏,离不开这个人的大胆决策。
谭飞,2000年11月任坡子街火宫殿总店经理,2001年5月,坡子街火宫殿总店经营遇困,月销售只有17万元,入不敷出。而为了扭转局面,谭飞做出了一个大家匪夷所思的决定:关上大门,停止营业。
店子关了,不是放弃经营,而是要从头再来。而戏曲正是在这次经营调整中形成了固定动作。
他把东栋老茶楼拆了搞个戏台!每天晚上火宫殿古戏台上有一场草台班子湖南花鼓戏、湘剧、相声、傩戏、长沙皮影戏等,戏曲现在每年支出达100多万元。从2002年开始,持续了16年。
很多人都问,这样无经济回报的投入值不值?“这16年,在对花鼓戏等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影响了很多人,老字号必须要有一些传统文化作支撑。”如他所说,“文化一定要坚守,我们要复兴火宫殿,更需要文化的自觉。”
兴火神庙会,造戏曲江湖。火宫殿成功借力火神凤凰涅磐。
改革浪潮,电影里的“摩登”换角
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线棚屋48间门面,个体经营。
1956年公私合营,火宫殿改为国营饮食店。
改革开放后,2000年,国企改革,国有资产全部剥离以参股的方式入注,公司经营,成立长沙饮食集团长沙火宫殿有限公司。
火宫殿的经营体制数度变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谭飞介绍,火宫殿经营方式、产品结构、人员思想都在发生变化,体制的变化释放了发展活力。
这40年,火宫殿和改革开放同发展。
火宫殿管理层透露,改革开放前,管理者是派来的经理,会出现外行人领导内行人的情况,过去管理是凭经验,现在按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运行。自主发展空间增大,发展规模壮大了。
火宫殿还有一个独特现象,这里的员工从十几岁工作到退休的大有人在。从员工切身体会来看,改革开放最大福利便是工资蹭蹭蹭地涨了。
“1961年,我的工资只有二十块零八毛,到1981年慢慢地涨到了五十四块五毛,如今我的退休工资有五六千元了。从工资上来说,二十块到四位数,我好像是翻身农奴当主人了。”李家华说,改革开放以来,自己的工资就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改革开放的浪潮涌来,像李家华这样工资猛涨的人越来越多。工资一涨带来的是购买力的增强,直接刺激了当时的消费市场。
火宫殿不仅是祭祀场所,更是老长沙人举办酒席的首选。70年代初,在这里办结婚酒22元左右一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500-700元一桌,到2001年店重新开张,1000多元一桌,现在达到1200-1500元一桌。
这一串串往上走的数字,意味着老百姓口袋钱多了,消费能力增强,购买力增长。也印证着“发展才是硬道理”。
火宫殿坡子街总店一个店,年营收从17年前270万元到现在1.7亿元。
员工从改革开放的六七十个人,到现在600多人;店面从改革开放之初只有两三千平米,现在营业面积已达1万多平方米。
改革开放前,人们的衣着清一色粗布、卡叽、海昌蓝几乎充斥着城里乡下。改革开放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很大变化。追求个性和时尚成为新风尚。
而这些,实实在在体现在火宫殿消费者身上。
七十年代,你能穿一件的确良的料子做的衣服,那真的是风光无限,到后来,买一条喇叭裤,戴一款蛤蟆镜,烫上一头小卷发,就变成了那时候年轻人最潮的打扮。
“就像来火宫殿吃饭的顾客一样,以前整个大厅都是清一色的绿军装,搞得好像军队聚会,到后来,火宫殿的大厅就变成了‘摩登’秀场,个个都穿得跟模特一样。” “摩登”一词不再只出现在电影电视里,普通市民也穿着个性新潮,大家都说好“摩登”。就像从看黑白电视变成看彩色电视一样,李家华眯着眼睛,再次回忆起了当年。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激活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从市民收入看消费能力和市场购买力,一个趋势便是往上。
乡愁记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
火宫殿作为一个老字号,是长沙人民的一种情结,一个人离开湖南,离开长沙,他就会想起火宫殿。
它代表了长沙一种老字号的餐饮文化,外地人都想到这里来。
这是什么样的魅力?谭飞说,因为火宫殿是长沙最民俗的地方,庙会代表了一种文化,地域文化,湖湘文化,饮食文化,是留得住的乡愁的地方。他用“湘人的神龛故乡的厨房”八字来概括为何让大家心驰神往。
李家华出生在坡子街,五六岁的时候就跑来火宫殿玩耍,从小就和儿时的玩伴在火宫殿附近滚铁环、打陀螺等,对这里很熟悉。火宫殿以前就是一个老百姓集中的大众游乐场所,有吃有看有得玩。
出生在坡子街的老长沙人小时候会经常跑去火宫殿玩耍,在街角玩游戏,丢沙袋、打陀螺……周先生生活在长沙的老城区,他说,早上六点半,可以泡在火宫殿的茶馆里吃吃老面发的包子,凌晨,还可以吃宵夜,惬意极了。
这些儿时的美好记忆留存心底,有些是记忆,还有些是习惯。如部分长沙人过去一直有喝早茶习惯。在火宫殿,点一杯茶,拿一张报纸,听评书、听弹词艺人说唱,就可以呆一上午,这是一种老的市民生活方式。
到火宫殿茶馆喝早茶至今还是客流爆满,有的叙家常,有的谈奇闻趣事,有的商洽业务;卖报纸的、卖槟榔香烟的、卖清凉油、十滴水的穿梭在茶客之间,不时吆喝几声。整个茶馆呈现出一派老长沙茶馆的韵味。
来过火宫殿的人都会深深的记得,那形如瓦块的脑髓卷的甜绵、细软如丝的银丝卷、宛如钩月的蒸饺的透油鲜滋、火宫殿大包松泡嫩鲜、牛肉馓子的爽滑清鲜、猪油炒面的细腻清香……唇齿之间嚼出的是童年的老长沙味道。
“火庙的味道,呷的是故事。”正是这样的故事,它代表了一种乡愁和家乡情怀,是对过去记忆的延续,现在只有在火宫殿才能找到这种记忆。
员工在这里从青年到退休,外地人一定要来,本地人走出去还想回来,老人喜欢花10元点一杯茶,一坐就是一上午,这是什么?应该如同李家华老人所说,这种记忆,是乡愁。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我想还有火庙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
长沙百年老店火宫殿,至今深藏在巷子里,市民、外地人、归来的游子……把舌尖上的记忆藏在那里,他们在这里把生活的紧张感化作楚风湘韵里的消遣。它吸引人的魅力,在于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在这里可以看见过去,展望未来。
红网时刻记者李慧 周纯 邓晓娟 摄影 陈杰 实习生 邹洪利 谭宇杰长沙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