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刘林霞 实习生 郭婳 永州报道
在祁阳县最繁华的街道上,一栋四层高的老楼笔直矗立,墙面上,祁阳县祁剧团几个大字异常醒目,像是在向过往的群众宣示着其过去的无限风光。
楼内,时光的印记一览无遗,泛黄的“祁阳县祁剧团办公大楼”牌匾在木门上挂着,阴暗的办公通道,掉灰的墙面,生锈的窗户……无一不在诉说着祁剧曾经的落寞。
而迎着声喧和灯光,打开一扇大门,眼前又是另外一番光景,颇具现代气息的剧院内锣鼓声喧,几名年轻演员正在舞台上排练,老艺术家们则在一旁,或观摩,或指点,或亲自上阵敲锣打鼓,一部又一部作品,在这里重迎掌声喝彩。
“在繁华中繁荣,也在繁华中落寞、传承、出新。”今年60岁的肖红卫,是祁阳县祁剧团原团长、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今年农历八月,他将正式成为祁阳县祁剧团的一名退休人员。和祁剧打了47年交道的他用一句话概括了祁剧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发展轨迹。
繁荣:进团等于吃国家粮 一票难求催生“黄牛”
“听说宣传队来选人了”“进了宣传队就是吃'国家粮'了”……1971年的一天,祁阳县白水镇杉木冲中学异常热闹,祁阳县祁剧团的前身——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来这里挑选“苗子”,这“改变命运级”的机会引起了师生们的关注。而13岁的肖红卫就成为了整个学校唯一被宣传队看上的“幸运儿”,肖红卫由此吃上了“国家粮”,他的人生也因此与祁剧息息相关。
“除了看个头和容貌,考的主要还是唱歌和模仿动作。大家会唱的歌不多,被初选出来的十多个人都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能把高音部分唱上去的就符合要求。”肖红卫回忆起47年前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农村里,一整个生产队好多年才能出一个能进城吃“国家粮”的人,人人都羡慕,得知肖红卫被录取后,他的父母更是高兴地一晚没睡着。
1974年,肖红卫在祁阳一中培训三年后正式成为祁剧团的一员。演出以样板戏为主,对《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进行唱法改编。
1978年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祁剧迎来了发展巅峰,演出多以《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统戏为主。“祁阳县祁剧院一票难求,在祁剧院门口卖瓜子的小贩都做起了'黄牛',2毛钱一张的票,观众要买票,必须搭着买一包瓜子。”谈及过去,肖红卫脸上写满了自豪。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耒阳巡演《白蛇传》,一天两场,连续演了半个月,场场爆满。”肖红卫说,出去巡演,基本靠走路,既要带道具,又要带被子,带床,一演就是半个月。即便环境艰苦,但是观众多,掌声多,受尊重,肖红卫和同事们从来不曾有过抱怨。
没落:上座率不到三分之一 每月仅发50元生活费
祁剧,发祥于湖南省祁阳县而得名,旧称“祁阳班子”,是湖南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流行地区广泛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曾令梅兰芳曾发出感慨“祁阳弟子满天下”,郭沫若也称祁剧为“全国第二的优秀剧种”。然而,1988年以后,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电视等带来巨大冲击,祁剧也与中国其他剧种一样,逐步淡出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舞台,其500多年的厚重历史亦无法掩饰风光不再的落寞。
“剧院人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三分之一。”肖红卫尴尬地说,90年代初,人均工资800元,而祁剧团每月只能给每个员工发出50元生活费,有很多演员中途还做起了生意养家糊口,“有卖喝螺的也有卖菠萝的”。
1995年以后,社会各界对祁剧的保护发展越来越重视,祁剧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其鼎盛时期相比还是相去甚远。
8月14日,记者在祁阳县祁剧团了解到,祁剧团剧场楼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建,共四层。剧场外面呈现二分旧一分新的状态。剧场内,除了一楼的祁剧院经过改造装修,免费供观众观剧外,其他楼层都保留着铁窗、木门等原貌,显得破败不堪。“我们这个办公环境还算好的了,很多地方连这样的办公环境都没有呢!”肖红卫无奈地说。
“目前,祁剧团缺乏冒尖的演员、高水平的编创人员,经费不足,硬件设施过时落后等问题都很突出。”肖红卫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软硬件问题突出,祁剧理论研究领域也少人问津,记者想找一些研究祁剧的书籍或者音像资料,却未能如愿。
传承与创新:老带新父带女 自创节目占45%
练打、压腿、翻跟斗……2011年,祁阳师范的祁剧练功房里,8岁的小女孩任怡宣咬紧牙关,刻苦训练着。过往的人无不感叹“太辛苦了”“这么小学祁剧,不知道父母是怎么想的”。如今,小女孩已经15岁,凭借着其优秀的祁剧功底,成为祁阳县祁剧团青年演员中的一员,而她的“狠心父亲”正是祁阳县祁剧团的支部书记任国球。
“学祁剧,要趁早。祁剧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任国球今年59岁,1972年进入祁剧团,与祁剧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有着精准的挑人眼光。他说,女儿嗓子好,身体灵活反应快,是一个“好苗子”,因此他果断把女儿带上了祁剧道路。为了年幼的女儿练功,任国球夫妻特意在祁阳师范附近租了房子,女儿练完功以后,夫妻俩还要接送女儿去学校上文化课。“祁剧是爸爸的事业,也是我的事业,我会一直坚持下去。”任怡宣说道。
今年元月份,文艺工作经验丰富的祁阳县文广新局原副局长郑安顺来到祁阳县祁剧团上任成为团长。“除了父带女,我们很多的老艺术家们都退休不退岗,在新人培养上发着光和热。队伍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郑安顺说,剧团团结一心为发展,在培养锻炼新人上,剧团还开展了祁剧进校园、进社区,开设周末剧场等诸多活动,新进的青年演员发展向好,他对祁剧未来的发展十分有信心。
郑安顺的信心,还来源于政府的重视,创新的趋势。
2008年6月,祁阳祁剧被国务院、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祁阳县委、县政府也在祁剧的传承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委托祁阳师范培养了专业祁剧小演员,目前,27名青年演员现已补充到祁剧团,为剧团注入了新鲜血液,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将祁剧的传承保护工作纳入祁阳县“十三五”规划,成立“祁剧传承保护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建立了数据库,挖掘、整理了传统剧目200多台。
创新是祁剧壮大之基。剧团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基础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坚持不懈地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自创节目已占演出节目总量的45%,自创祁剧小戏小品《村官》《表妹过河》《选择》等一大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现代节目,深受广大群众青睐,日前,大型现代祁剧《半斤书记》首场带妆彩排也在祁阳祁剧团与观众见面。
“未来,我们还要搞祁剧艺术节;要会商本市院校,招录全日制祁剧专业生……”就如何推动祁剧发展,郑安顺酝酿了一个又一个动作。相信,祁剧可以传承百年,也可以流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