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一家三代坚守“饺粑人生”

来源:红网 作者:李卓林 欧阳常海 许文 编辑:龙芳华 2018-08-10 11:27:55
时刻新闻
—分享—

8月9日上午,在桂阳县正和镇全义村一间20多平米的饺粑店里,店家刚制作出来的半月形饺粑。

  红网时刻8月10日讯(通讯员 李卓林 欧阳常海 许文 )8月9日上午,在桂阳县正和镇全义村一间20多平米的饺粑店里,前来买饺粑的客人络绎不绝,有的熟客丢下2元钱,拿上两个饺粑边吃边走。

  而在店内,65岁的店主史小芳笑意盈盈地招呼客人,还不停用长满老茧的手灵巧的揉团、拍扁、加馅、捏边,不到半分钟,一个月亮型饺粑就做成了。史小芳说,这种饺粑她一天要做1000多个,每天下午6点前就能卖完。

  饺粑是桂阳的一道美食,大人小孩儿都爱吃。过去,百姓人家一般只在元宵、中秋等特殊节日才可以吃饺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饺粑成了家常便饭。桂阳饺粑以其晶莹剔透的靓色泽,五味俱陈的多门类,皮薄馅多的高质量,香喷诱人的新口味,形如半月的好寓意而远近闻名。

史小芳和儿子李成一起做饺粑。

  全义饺粑是桂阳饺粑里的“老字号”。史小芳一家三代人都以做饺粑为生。早在国民党时期,史小芳的母亲就经营起桂阳第一家饺粑店。逢年过节,年幼的史小芳都要跟着母亲学做饺粑。在母亲的教导下,史小芳的饺粑手艺日益精进。

  80年代,个体经济兴起,店铺重新开张,饺粑店却失去生机。

  “当时有个特殊的习俗。凡是嫁女儿,都要给村里的每村每户送几个包子当作回礼,大家都改去做包子了。”因为市场前景大好,史小芳也不例外开起了包子铺。桂阳饺粑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90年代初,为了让母亲的好手艺继续传承下去,也为了丰富品种,史小芳开始尝试着重新做起了饺粑。X090线道是当时通往郴州的必经之路。每天货车、煤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史小芳发现,经常有人把车开到她的店铺前就停下来,买上三五个饺粑当做中晚餐,吃的不亦乐乎,反倒买包子的人越来越少。

刚出锅的热气腾腾的饺粑。

  96年,史小芳正式做起了饺粑店。她说,做饺粑食材要选用优质的晚稻米,鲜嫩的前腿肉。其次米粉要磨细,米粉团要揉搓到附有很强的黏性,保证饺粑皮足够劲道。将米粉粑皮擀至薄、圆。然后将粑皮对折,包住馅,用力捏粑的边沿,折叠出好看的“菱角”花。饺粑做好后,排列整齐地放在竹篾或者是不锈钢做的粑拖上,再连同粑托放在大锅里蒸,完全靠水蒸气将月亮粑蒸熟蒸透,这样做出来的饺粑才好吃。

  因其独特的制作饺粑的方法,史小芳的饺粑店生意做得风风火火。她冥思苦想,细细琢磨又陆续开发出了竹笋饺粑、墨鱼饺粑等新品种,深受顾客好评。

  都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史小芳的“饺粑人生”也不见得清闲。每天凌晨四点她就要起床淘米、磨粉,经常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碰上节假日,在外工作的人都回乡探亲,史小芳在砧板前拍拍擀擀,忙得手忙脚乱。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工作,她的腰椎间盘突出严重。卧过床、动过手术,但只要一有时间她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她说:“顾客来吃饺粑,不能让她们看见我是关门的!”

儿子李成做饺粑。

  为了史小芳的一份“坚守”,她的一双儿女纷纷辞工回家帮着张罗店铺。她们同母亲学饺粑手艺,一步一个脚印走母亲曾经走过的路。“我一家三代人都是做饺粑,现在老人家做不动了,我要把棒接过手,做到我也做不动的时候。”儿子李成说。

  2000年后,随着全义饺粑名头越来越响亮,很多人找到史小芳拜师学艺。十几年,史小芳教过的徒弟多达70余个,学成后又“开枝散叶”去到各个地方,桂阳饺粑清香溢远,摇曳多姿。

  现在,桂阳做传统饺粑的人越来越多,饺粑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仅全义村的饺粑店就从最初的1家逐渐发展为15家,形成产业链,成为地区文化标识。年销售饺粑达到300万个,吸引顾客超过50万人次,“小”饺粑变成“大”产业,迎来新的生机。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