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改革开放40年】罗嗣清:用最美好的岁月见证张家界的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文卓 罗克文 编辑:陈纲 2018-06-28 14:14:25
时刻新闻
—分享—

“改革开放四十年”特别报道——《大潮颂》。

朝阳初升,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宛如一条巨龙腾空于山谷之上。

夜幕降临,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倒映着天空,散发璀璨光芒。

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嗣清。

  红网时刻 记者 文卓 通讯员 罗克文 张家界报道

  一湾碧水之上翻腾着薄雾云烟,飞瀑喷泉悬挂在幽静的峡谷两旁,身处其中,灼灼野花暗香阵阵,百鸟争鸣声声悦耳,这里就是集山、水、洞、湖于一身,被誉为“张家界地貌博物馆”的张家界大峡谷。

  养在深闺人未识,只是未遇有缘人。张家界大峡谷这颗张家界东线旅游版图上的璀璨明珠,长久以来,同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一样,淹没在武陵山片区连绵的山脉里。然而,一座横跨云端的玻璃桥,打破了这里的沉寂,张家界大峡谷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而这座名为“云天渡”的玻璃桥也成为张家界旅游转型升级和全域旅游发展中浓墨重彩的光辉一笔。画下这一笔的就是省人大代表、张家界大峡谷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嗣清。

  一眼之缘 梦想寄予这绝美山水间

  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在上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小乡村。那时候,在广东的罗嗣清有着一份稳定的教师工作和让人羡慕的生活。谁也没想到,正是这个封闭落后的乡村给了罗嗣清一个实现梦想的大舞台,从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到女企业家,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远的乡野,她是披星戴月追逐梦想的奔跑者,她用她的智慧、汗水,在这片贫瘠而风景秀美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天下闻名的奇迹,罗嗣清说,从见到这片绝美山水开始,我就爱上了这里。也许,就是那个时候,梦想的种子已经种植在这片风景秀美的土地上。

  2005年,已经在广东省旅游职业学校任教十余年的罗嗣清对按部就班的学校生活感到了迷茫,同当年义无反顾放弃宁乡一中英语教师这个无数人羡慕的岗位来广东一样,不安分的她依然有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就在这时,从部队转业回来做房地产行业的丈夫陈志冬跟她商量,希望找一个固定的地方做生意,不再那么奔波。从事旅游方面教学工作多年,罗嗣清知道,旅游行业是个朝阳产业,于是将目光放在了旅游行业上,那段时间,夫妻两前往四川、贵州等很多地方寻找投资地,始终没有找到符合他们心中想法的地方,直到2002年暑假,罗嗣清踏上张家界这块神奇的土地,正是这次的一眼之缘,绝美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古朴的土家民俗风情给她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

  “张家界的自然资源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是永不枯竭的。”罗嗣清说,“这里空气很好,太适合发展养生休闲旅游了。”2006年初,她以一个投资者的身份,再次踏上了张家界这块美丽的土地,接手了大峡谷项目的开发,并命名为张家界大峡谷旅游风景区。

  破局之路 建设一座横跨峡谷的玻璃桥

  为了建游客满意的景区,作为投资开发者,各个规划设计罗嗣清都亲自参与,不断完善。在她的设计下,景区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山水,创新了更多参与性强的休闲项目应运而生,在多名业内专家和教授的帮助下,编制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的高质量总体规划,定位为“运动探险、休闲度假、科考科普、绿色环保”的旅游开发主题。 2008年8月,总规划得到张家界市旅工委的正式批复。此时的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基础建设也已基本完成。当年“十一”,景区全面推向市场。之后不到三年,她就将景区打造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跟人一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作为一个长期从事旅游行业的投资者,罗嗣清知道,要想做一个让游客愿意多次往返的景区,“必须要有新的、吸引人的东西出现。”

  2006年,她和丈夫看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玻璃U型平台照片后,决心在张家界大峡谷上架一座玻璃桥,将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打造成集观光、休闲、科考、互动、环保于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

  构思、设计、实地考察,他们激动又兴奋。然而,寻找玻璃桥设计师的过程却一波三折,很多世界顶尖级专家面对这个构想时告诉他们:这个桥没办法建。

  转机出现在2010年,他们“邂逅”了上海世博会以色列著名设计师Haim Dotan,这次“邂逅”,让罗嗣清心中的“玻璃桥梦”沸腾了,在她的努力下,2014年,玻璃桥建设终于启动。目前,这座被世界桥梁专家称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奇迹,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明星景区,2017年,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共接待购票游客382万人,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同比增长280%。

  未来可期 打造张家界名片增强东线旅游核心竞争力

  “既带动当地发展,又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罗嗣清身上除了果敢坚毅,还有对这片土地的爱。作为一名来张创业的企业家,罗嗣清不仅热心公益事业,还积极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自玻璃桥开设以来,公司投资3000万元修建村组公路12公里,解决景区周边4个村出行难问题。流转土地200余亩,盘活闲置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景区快速发展,旅游带动效应充分凸显。景区新增客栈40余家,拉动农民返乡创业2100多人,解决本地就业310人。近年来,景区周边双坪、株垭、双垭、吴王坡4个贫困村,通过景区旅游发展带动,4个村2014年脱贫601人、2015年脱贫672人、2016年脱贫645人。

  2018年6月,在第35届国际桥梁大会(International Bridge Conference,简称IBC)上。以世界最高最长及科技创新而闻名的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获得了本次大会颁发的亚瑟·海顿奖,这是湖南第一个获得国际最高奖项的桥梁工程项目,也是以旅游建市的张家界在旅游景观项目上获得的世界最高荣誉,这偏居一隅的小乡村,成为了罗嗣清及其团队实现梦想的大舞台。

  十余载弹指一挥,从满怀梦想到如今功成名就,罗嗣清将最美好的岁月留在了张家界这片土地,见证着这座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成长,而张家界也正用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回应这些外来企业家的期待,在实现梦想的旅途上,罗嗣清同千千万万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人一样,欣喜澧水河岸的繁华璀璨,珍藏城市变迁的每个脚印,感动来自游客的每一声赞美,自豪那绝版的峰林,独一无二的“张家界地貌”。谈及未来,罗嗣清说,她要将景区打造成张家界的一张名片,增强东线旅游核心竞争力,串联起张家界全域旅游版图,为实现旅游胜地梦全面小康梦助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