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享车位”是停车资源的“公约数”
核心城区寸土寸金,又多老旧小区,“停车难”是居民最常遇到的问题。记者6月17日从北京市西城区了解到,西城区各街道将建立可用停车资源“台账”,整合机关单位可停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规划新增车位和共享车位,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带头提供可供共享的车位并推广共享停车。作为西城区最早的试点,德胜街道今年可提供499个共享车位。(6月18日《新京报》)
停车难已成为城市的通病,当然,大城市“病”得更重。而在停车矛盾中,既有绝对矛盾——停车需求远远大于停车位的供给,比如,仅北京西城区停车位目前就缺口近9万个;也有相对矛盾,即一些私人车位、专属车位、社区车位、机关单位的内部车位等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没有充分释放时间和空间的价值,当一些车主苦苦寻觅车位,甚至不惜冒着挨罚的风险将车违停时,附近可能就有在一段时间内处于闲置状态的车位,当然,这些车位往往带有一定的专有属性或内部属性,一般情况下不给“外人”使用,且圈子之外的车主也不了解车位信息。
在城市推行“共享车位”模式,对停车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将一些私人车位、机关单位车位的相对闲置时段使用权纳入共享资源,向社会开放,不会妨碍原车位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使用,却能够以时间换空间,以整合管理换空间,使有限的停车位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使停车需求与停车位的供给更合理、更高效地对接,避免停车资源浪费,给其他车主带来方便。
政府给私有车位产权人或社区等单位一定的“共享车位”补贴,有助于降低车位管理成本,体现了对车位产权人的尊重,能够激发产权人参与“共享车位”模式的积极性。政府的补贴比之建设停车场费用要相差甚远,却可以取得多赢效果,属于典型的“少花钱办好事”。而对于机关单位参与“共享车位”模式,政府完全可以不给补贴。机关单位把停车位、厕所、篮球场等资源开放给民众使用,符合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出一种包容、开明的作风,能够降低服务门槛,增强与民众的联系,拉近与民众的距离。
“共享车位”是停车资源的“公约数”,可以增加城市停车位的相对供给,缓解停车矛盾。“共享车位”的出现顺应了民众需求,顺应了城市管理规律,也顺应了共享经济的发展规律。希望各地都能积极学习探索“共享车位”模式,把“共享车位”逐渐推入智能管理轨道,把“共享车位”的实时信息与相关导航APP、地图或车位管理系统对接,让民众准确地知道哪段时间哪个“共享车位”能用,从而实现车位的“精准共享”“智能共享”,让停车资源的“公约数”变成“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