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益阳“垃圾变电”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薛家明 编辑:陈珏 实习生 黄思哲 2018-06-13 09:49:45
时刻新闻
—分享—

全自动数控的焚烧控制室。

  车间外,绿树成荫,不时有些许鸟雀飞过头顶,池塘中央的喷泉肆意喷洒。厂房内却是,敞亮的大厅里,大卡车装载着生活垃圾来往频繁,巨大的“夹娃娃”机器忙碌不停歇,发电机组不断输送着市民生活用电,垃圾变电能的过程轮番上演。截至6月6日,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726天,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64.07万吨;发电1.96亿千瓦时。(6月11日红网)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围城”问题越来越成为许多城市的锥心之痛。我们“制造”的易拉罐、废手机、玻璃瓶、纸质包装袋等垃圾,越来越多。而城市的垃圾处理能力,却相对增长较慢。这造成许多城市不堪重负,“垃圾下乡”愈演愈烈。垃圾处理越来越成为一道难解的考题,长期困扰国人、破坏环境,甚至已经开始制约民众的生活质量!

  如何处理城市中井喷式增长的垃圾?无疑,生活垃圾转换成电能,是一个绝佳的解决模式。一方面,垃圾焚烧发电,可以有效避免城市填埋场所不足、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提升垃圾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垃圾变电”是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垃圾变电”,让城市生活垃圾再次成为资源。据统计,益阳市已累计处理城乡生活垃圾64.07万吨;发电1.96亿千瓦时。这一增一减无疑是绿色发展的深刻演绎。

  应该说,益阳推行的“垃圾变电”项目,并不是新鲜事物,该项目在苏州早已启动。但囿于群众的认识滞后,“垃圾变电”并未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有些地区甚至出现,“垃圾变电”高调上马,遭遇抵制又低调下马的现象。那么,在民众普遍存在疑虑的情况下,益阳“垃圾变电”项目何以能平稳地落地生根呢?

  益阳“垃圾变电”背后的群众路线值得探究。其实,益阳“垃圾变电”能够快速落地,关键就是赢在群众路线上。为打消群众顾虑,益阳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垃圾焚烧发电科普宣传;组织干群代表,前往湖北、江苏等地实地考察垃圾焚烧项目;为保护拆迁户利益,相关部门依法开展征地拆迁补偿,向拆迁户、当地居民、人大代表近200人次以及2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征求项目建设相关书面意见;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对项目建设给予指导和支持。正是这些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让“垃圾变电”得以顺利扬帆起航。

  目前,益阳“垃圾变电”项目稳定达标排放,实现“厂区无臭味、烟囱不冒烟、污水不外排,厂区内绿树成荫、鸟雀嬉戏”,这是垃圾处理的最佳效果,也是益阳认真回应群众诉求,切实推行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而这只是生活垃圾处理“蝶变”的一小步,相信相关部门只要扎实推进群众路线,益阳“垃圾变电”模式必然会遍地开花,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必然会从规划照进现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