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6月7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张瑜)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评选结果今日正式出炉(获奖名单附后)。来自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15级本科生王艳华,凭借《拥有让人爬窗蹭课的教师是高校最大魅力》一文,以82.5的总成绩摘得本次大赛的“评论之星”。依照选拔赛组委会的规定,王艳华将获得1万元现金大奖,并获得入职红网的机会。
在获奖作品《拥有让人爬窗蹭课的教师是高校最大魅力》中,王艳华通过亲身经历分析认为,办好教育、把学生留在课堂,真正重要的不是教学硬件多么完善,百度上有多少挂名的教授和院士,或者用什么办法强制学生到课,拥有有魅力的教师并把这些教师留在课堂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王艳华的参赛文章,9位评委中有8位给出了9分及以上的高分,中国青年报编委、社评部主任、首席评论员曹林,更是打出了近乎满分的分数——9.9分,而这也是他在此次大赛中给出了唯一一个9.9分。曹林点评道:“针砭时弊,当下高校形成一个自闭的圈子和领地,生产自娱自乐的垃圾,却丢掉了教书育人这个本职工作,‘上课上得怎么样’在评价体系中无足轻重。”
此次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沿用往期赛制,还设置有佳作奖(10人)、入围奖(20人)。赵菁峤(中国人民大学)、程昱媛(湖南师范大学)、张晋川(南开大学)等10名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佳作奖,黄婷(暨南大学)、陈念念(西安工业大学)、李颖(中国人民大学)等20名学生获得入围奖。佳作奖、入围奖奖金分别为1000元、500元。所有获奖同学,还将受邀参加第十三届红辣椒评论佳作颁奖暨时评研讨会(初定八月初于湖南郴州举办,具体地点、时间待定)。
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表达己见、发出最强音的平台,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独立思考,配合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使大学生新闻评论写作水准更上一层楼。首届赛事于2015年9月15日开赛,山西大学学生王言虎获得首届“评论之星”称号。
本届“评论之星”选拔赛为第三届,共计收到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近百所高校千名学生的投稿2500余篇。在此前为期3个月的月赛中,评选出了胡梦佳(浙江师范大学)、王齐(湖南师范大学)、胡晋瑜(郑州大学)等9名“月度之星”。经过月评、初评、终评,决赛最终产生了40名获奖大学生评论作者。
此外,为感谢各高校的大力支持,红网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组委会特向六所组织得力、参赛人数、作品较多的高校授予“组织奖”,这六所高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苏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按首字笔画数排列)。
情怀让评论有温度 理性让我们不冲动
在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评选结果出炉之后,红辣椒评论对王艳华进行了采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红辣椒评论:你是如何接触评论并开始评论写作的?一路走来,有啥好玩或印象深刻的事情?
王艳华:学新闻专业必然会对新闻评论有所了解,但真正开始写评论还是大二下分了专业之后。先是老师给我们讲了一学期评论写作的理论,大三上就开始实操了。
印象深刻的事,在大三以前,我一直比较喜欢写散文、记述文之类的文章,此前还给院里的致远报写过二十四节气专栏,也有给三联节气投过稿。但是这种文体和偏理性严肃的新闻评论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可想而知,这之间的转换经历过一些困难。我还记得把第一篇评论发给老师看的时候,他不忍心打击我又实在不好说什么的样子(是微信发的,但是仅仅通过字里行间都能看出来手机对面老师的表情)。
但是因为很努力地写,进步越来越明显,从老师回复我的用词就能看出来。后来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表扬我说“王艳华同学进步真的非常大,以前她是一个感性写作而非理性写作的人,现在她已经在向理性慢慢靠近了”。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真理,总结得太到位了。当然也很感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也是我进步的重要原因。
红辣椒评论:对于你的参赛作品,9位评委中有8位给出了9分及以上的高分。评委曹林更是打出了近乎满分的分数——9.9分,这也是他在此次大赛中给出了唯一一个9.9分。在评论写作方面,你有什么独特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吗?
王艳华:其实我并没有什么独特的经验。相比评论组的其他同学来说,我其实并不突出。不管是思维上还是写作技巧上,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我觉得这一次除了运气之外,就是自己比较勤奋。大赛那三个月,也是我们评论组正式开始练手的一个学期,我几乎是天天泡在各种公众号、微博里,不想错过任何一条信息(这么拼只因为我是菜鸟,底子太差,厉害的人都不需要这样的)。
当然,写评论,只靠灵气或者只靠勤奋都是不可以的。只寄希望于自己的灵气难免带些傲气,少了情怀;只靠勤奋,每天那么多新闻信息,难免变成“新闻呆子”。我觉得写评论,理性和情怀很重要。情怀让我们的评论有温度,它能帮助找到与别人不一样的角度,提升评论的价值和深度;理性让我们克制不冲动,才能写出真正客观公正的评论。比如我这一篇“高校最大魅力”,就是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表达对这些老师的敬意,当然更重要是对高校教育的期望。虽然说出来似乎有些俗气,但情怀的确能让一个人保持敏感和年轻。
红辣椒评论:此次“评论之星”大赛,你所在的湖南师大共有5人获奖,而且都是出自贵校新闻实验班评论组。贵校在评论教学上,有什么独道之处吗?你觉得有没有经验做法,是值得其他学校借鉴的?
王艳华:所谓独到之处乍看其实并不新鲜,无非就是四个字“小班教学”。现在大学很多专业都是大班授课,一堂课多的能有一百多人,讲台和最后一排距离那么远,上课效果可想而知。而我们班是一共三十人,分三个组三个方向,每个方向有两个导师。因为人少,和老师交流的机会就大得多,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老师的单独指导,这样的好处是很明显的。现在的大学老师是如此之忙而无暇管学生,学生也是如此之忙,而渐渐忽视掉老师的重要性了。师生关系疏远,这是最成问题的。
红辣椒评论:发表一下你的获奖感言吧。
王艳华:从选择了评论组并开始写第一篇评论到现在,我的心态完成了从为了完成任务、到希望提升自己、再到意识到评论是一种态度的转变。评论应该是这样一种态度,它是力求准确无偏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也对言论的受众负责;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责任担当,不当傻子被权力和利益欺骗,也不把别人当傻子而去欺骗。有了这样基本的态度,才能去讲为众人谋。这些想法虽然没有什么深度,却是写评论的这段经历带给我的感悟。我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样的感悟,会给我带来不止于评论写作的好处。
红辣椒评论:对于此次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你有什么意见与改进建议吗?
王艳华:希望能够鼓励更多的同学参加,我相信很多优秀的同学是因为不了解或是其他原因而没有参赛;也希望大家抱着除了拿奖之外的更好心态来参赛,即发出有价值的声音,享受其中的价值和乐趣;也让参赛的这段经历成为提升自己写作水平的宝贵经历。
相关链接:
2017年度佳作评选及红网第三届“评论之星”选拔赛复评分数公示
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决赛获奖名单
一、评论之星:(1人)
王艳华(湖南师范大学) 《拥有让人爬窗蹭课的教师是高校最大魅力》
二、佳作奖:(10人)
赵菁峤(中国人民大学) 《“陪跑”的村上春树不需要“同情”》
程昱媛(湖南师范大学) 《高校人才引进,要把教学能力摆在首位》
张晋川(南开大学) 《供暖改革,莫寒了人心》
郑思凡(陕西师范大学) 《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邓 琛(湖南师范大学) 《警惕舆论成为仇恨的放大器》
冯尚尚(陕西师范大学) 《莫让畸形价值观成为网络“毒品”》
班志斌 (重庆大学) 《看清华学霸PK:大学里不能少了榜样》
刘浩田(华中师范大学) 《高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是必要之举》
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 《警惕“感恩教育”沦为一场情绪消费》
宣 彤(陕西师范大学) 《我们在等名校生“出丑”》
三、入围奖:(20人)
黄 婷(暨南大学) 《“油腻中年男”的污名化人设可休矣》
陈念念(西安工业大学) 《暴力侵害后:女性的社会安全感谁来给》
李 颖(中国人民大学) 《法治国家应尽早破除“公判大会”陋习》
顾觐皓(郑州大学) 《“反阿里联盟”成立,阿Q大战风云再起?》
吴 婷(浙江工商大学) 《与其抵制洋节不如丰富传统节日内涵》
王加敏(苏州大学) 《酒桌意外,为何总要在场之人背锅?》
张晓雨(西南科技大学) 《虚拟财产的继承何以频频碰壁?》
杨利明(西南政法大学) 《套路化“10万+”是快感文化的饮鸩止渴》
葛书润(中国人民大学) 《凡人皆有裂痕,但那绝非弱点?》
王 彬(浙江传媒学院) 《舍弗勒的“诚恳求援”不值同情》
郭依琳(陕西师范大学) 《明星互撕背后站着一群排队买单的人》
杨 柳(西南政法大学) 《“手机销毁大会”不过是扬汤止沸》
丁天涵(湖南师范大学) 《苹果“脸盲”事件:请给科技多点容错度》
杨凯文(中国人民大学) 《江歌案:应划清法律与舆论的边界》
刘文争(湖南师范大学) 《演员不是“表脸艺术家”》
封聪颖(中山大学) 《“暖闻”的另一面也值得我们关注》
赵倩敏(苏州大学) 《家庭责任与生命自由的对抗》
姜 帆(苏州大学) 《中国足球,别再把U22当作年轻人了》
舒孟华(西南科技大学) 《谁给了咪蒙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底气》
许陆姿(中山大学) 《医疗控费不应把极端措施当达标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