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近日,中共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强调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筑牢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体现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全过程,需要从细处着手的水磨功夫。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一扶?路见不平,敢不敢一声吼?尊老爱幼、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尊重英雄等主流价值观,不仅仅是公民的个体选择,更涉及世道人心,应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如此,国家才会充盈着向上向善的力量,给人以温暖和慰藉,社会才能充满和谐和睦的图景,给人以光明和希望。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价值导向作用,让行善更加理所当然,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法治保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彰显了民族优秀文化基因的历史传承,是国家发展实践在法治层面的精神呈现。人类万方,文明竞进,唯中华民族历数千载而弦歌不辍,一个重要基础,就在于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数千年来,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辛勤劳作,一丝不苟、臻于极境的匠人精神,舟楫南北、互通中西的雍容气度,春蚕到死、士志于道的仁义风骨,心怀黎庶、公诚勤朴的为政之道,浸润激荡,淬炼出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道德之基、文明之根、精神之魂。
世界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在人类历史上,多少民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多少文明变成了一抔黄土、几行陈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命运起起伏伏,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深刻教训。衣冠服饰、饮食用度、器物建筑、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典章制度都可能会与时俯仰,代有更张,但坚守自己的价值观,始终是这个民族文化基因中最重要的成分。二战之后国际舞台上的风云变幻也证明,在价值观上迷失的国家更容易陷入发展的困境。作为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时代精神的法律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通过立改废释等具体过程,参与塑造我们时代的精神特质和文化特征,以法治来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的全过程,着眼点是弘扬法治精神,树立社会正气,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与法治融为一体、形成合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从而牢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基石。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