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46年,北宋官员范仲淹,来到重新修缮的岳阳楼。站在阁楼之上,遥望“衔远山、吞长江”的洞庭湖,他感怀抒情,洋洋洒洒数百字,描绘了一个生态的湖、人文的湖和精神的湖。
900多年过去了,范仲淹笔下那个“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洞庭湖却发生了巨大变化。
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了长江沿岸后,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强调“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5天后,湖南积极响应,召开了“长江岸线专项整治”专题会议。从细处落实总书记的指示——强力推进长江岸线港口码头资源整合,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的,该整治的整治、该关闭的关闭;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要大力支持其做大做强。
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被摆在最重要的位置。
非法采砂、欧美黑杨等侵蚀洞庭湖
洞庭湖之于湖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它北通长江,南联四水,既给沿岸居民带来富足的物质资源,又是湖南通江达海的重要渠道。
2014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这是国家对洞庭湖寄予的厚望,希望湖南“以洞庭湖生态区建设为依托,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不断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经济区”前加了“生态”二字,字面上透露出“经济发展必须同生态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讯息。这样的表述,在走“先污染后治理”发展道路的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时光倒流几十年,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起步阶段,经济建设的热潮蒸腾着潇湘大地的梦想。勤劳的湖南人民“摸着石头”建设美好家园,从洞庭湖获得食物、水源和生活的希望。
在现代文明和传统思想的碰撞期,他们一边用古训约束自己,努力实现古诗中的“天人和谐”;一边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延展古训的边界。
就这样,人类不断前进,大自然节节败退。
突然有一天,人们猛然发现,“八百里洞庭山色翠”的景象不见了,湿地在萎缩,生态遭破坏,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如今已屈尊第二。更让人伤感的是,洞庭湖失去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活力,而是像一个受伤的母亲,旧伤未复原,新伤又累加,叠叠伤痕,无精打采。
在诸多伤痛中,非法采砂的问题十分严重。
一艘艘体型庞大的采砂船,张牙舞爪地行驶在平静的湖面。它们就像一只只血吸虫,疯狂吸干湖底软沙,蚕食湿地滩洲,并发出轰隆隆的巨响。有资料表明,采砂造成30-70%生物多样性丧失,致使底栖动物40-90%生物量和密度减少。候鸟越冬的重要栖息地雁子洲就被挖除了4000亩。
另一道伤疤是39万亩欧美黑杨。
这个舶来物种曾是当地居民的“摇钱树”,因生长速度快、轮伐周期短等特点,在短短数年间,如雨后春笋一般,盘踞洞庭湖边。它遮天蔽日,遮挡候鸟觅食的视线,吸干周边植物水分,加速湿地旱化,影响鱼虾生长。“摇钱树”一时间成了“湿地杀手”。一组数据显示:从2003年到2011年间,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主要鸟类数量从4.5万只减少到2万只,天然捕捞量从1.8万吨减少到1.2万吨。
然而,伤痛不止如此。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围网养殖、非法捕鱼等问题,紧紧逼近洞庭湖的一汪清水。
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专项整治
痛定思痛,以“铁腕”治“沉疴”。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座谈会召开前,习近平先后深入湖北宜昌市和荆州市、湖南岳阳市以及三峡坝区等地,考察化工企业搬迁、非法码头整治、江水污染治理等情况。
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对此,5月2日,湖南省召开“长江岸线整治”专题会议。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会上回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超常规的举措,推进长江岸线湖南段专项整治。”
会上,做出了具体的部署——对不符合环保要求、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的,该整治的整治、该关闭的关闭;对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要大力支持其做大做强。
事实上,洞庭湖的治理一直是省里的头等大事。湖南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等九大部门以及环湖三市均认领了细化责任。2016年,湖南“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计划,向“一湖四水”(洞庭湖和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延伸,自此开始,一场“洞庭湖生态环境全民保卫战”在洞庭湖边轰轰烈烈地上演。
一年多来,治污成果显著,捷报频传。
2017年12月6日,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内约8万亩欧美黑杨已全部清理完毕;
岳阳市的44个和常德市的32个非法砂石码头已全部拆除,正在进行复绿;
在岳阳,洞庭湖沿岸和长江沿线目前已经全面实施封洲禁牧,29596头牛羊全部退出,且完成整治黑臭水体16处,占省定任务的80%;此外,沅江也完成整治96处排污口;
……
时间会给努力以回报。
2017年初冬时分,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中华秋沙鸭惊现南洞庭湖保护区。这种对生存环境要求极高的物种在这个时候出现,无疑是对湖区环境治理的一个肯定。
它点燃了人们对千百年前古诗人笔下“人水和谐”图景的向往,似乎在暗示,范仲淹眼里那个“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的湖,正慢慢回归。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