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守护城市地标 留住文化之根
一些地标所汇聚的文化气场、所象征的城市气质和市民精神,不仅印刻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见证了当地人的坚守与传承,更是游子的乡愁所系。
据4月23日《工人日报》报道,前不久,约200名重庆市民组成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队”在写给市政府的公开信中,聚焦重庆朝天门发展规划,质疑其对文化遗产保护不足,建造中的来福士广场作为该区标志性的新建筑,被指削弱了朝天门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对此,该市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回应:朝天门作为重庆的标志和地理名称不会消失。开发商也表示将本着珍视土地原则进行建设。
建于公元前314年的朝天门位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点,曾是重庆17座古城门之一,见证了两江汇流、重庆开埠,凝结着当地人的集体记忆。如今商业广场“雄踞”朝天门,形成一道屏障,数条公路无法直通原有的古朝天门,人们要想进入必须先穿越商业广场建筑。昔日的历史文化地标不再容易接近,熟悉的风景在城市建设中变了模样,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绕道、迷路等不便,还有情感上的失落和无所适从。
红墙黛瓦、山水院落、庙宇牌坊、车站码头……这些都可以成为一地的文化地标,比如,北京的天坛、上海的石库门,还有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等。鲜明的识别度、厚重的历史感、浓浓的文化味,让文化地标成为一座城市的无形财富。一些地标虽早已失却了原来的实用功能,但其所汇聚的文化气场、所象征的城市气质和市民精神,不仅印刻着一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见证了当地人的坚守与传承,更是游子的乡愁所系。
对于历史文化地标的魅力价值,不少地方有一定的认识,但执行和操作中时常走样——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借光”“搭车”原有的历史文化地标,无形中破坏了其整体风貌;一些地方口号喊得响,在实际的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中,却忽视了对历史文化地标的保护;还有的地方试图为历史文化地标赋予新的内涵和功用,却弄巧成拙,让古今融合变得不伦不类,等等。
保护历史文化地标,应该引起各方更高度的重视。只有保护得法、修缮有方、利用有度,才能让历史文化地标更好地体现城市特色和品位,在科学展示、巧妙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这方面不少地方的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利用历史建筑遗址建设博物馆、教育基地等,在不影响原貌、不破坏结构的基础上,令其最大化地发挥“余热”;一些城市通过将架空线入地、集中清理建筑物屋顶广告牌匾、整治开墙打洞等举措,还老城区以原始风貌。
此番重庆市民给市政府写公开信,反映出广大市民保护历史文化地标意识的提高,也折射出对保护不力的集体焦虑。信中提出的包括重建两江制式古城墙、设置具历史文化内涵的雕塑等10项建议,更体现了来自民间的智慧和力量。事实上,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本不该是闭门造车,而应在多渠道征求意见、多部门协商的基础上,力求民主、科学、审慎。
今天,什么样的地标才能成为恰当代表城市的名片,值得思考。一些地方无中生有、生拉硬造、牵强地攀附名人旧事,甚至不惜代价调动各类“资源”打肿脸充胖子的做法,公众并不陌生。而真正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的,应该是那些或饱含自然风情、或具有人文魅力、或见证历史变迁的地标,它们应与当地人文地理环境相契合,应该被珍视和善待。
对各地来说,不仅要看到地标的名片效应,更应看到其所承载的情感以及对当地市民的精神滋养。如何在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保持本土价值观,如何让商业思维与文化的公益属性更好地结合,也是探索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