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钱江晚报:面对刷屏故事,应保持质疑精神和理性思维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陈进红 编辑:redcloud 2018-04-23 10:32:32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面对刷屏故事,应保持质疑精神和理性思维

  “飞机就要起飞,一个男人在机舱口跪下!”前几天,不少网友被这则“跪求机组的暖心故事”感动得稀里哗啦。一男子带孩子求医,登机前与妻儿走散后跪求机组等待,最终航班晚飞20分钟,善良机长因此被处罚。然而真相是连此文和通报在内,均为编造。

  其实,仔细审视这条新闻,其间漏洞破绽还是很明显的,完全经不起推敲。如若机构类媒体在转发之前,就事件的真实性与相关航空公司进行核实,这条假新闻也会在第一时间现了真身。

  尽管查找、核对事实比传统媒体时代更加方便,但很多机构类媒体反而是淡忘乃至丢弃了核实的职业规矩。因为时效、独家、流量等竞争压力,大家都在乎的是在第一时间抢到“点击率新闻”,一些新媒体更习惯通过转发、整合既有材料来制作新闻。而这种有张力有冲突,能瞬间打动人心的真情故事无疑完美契合流量新闻的特质。感人的、催泪的、鸡汤的、愤怒的、群情激昂的,所有能够点燃情绪化的文章和新闻一定是点击量之王。

  互联网为新闻生产带来巨大便利,信息的传播在弹指之间。几可乱真的假新闻或假信息,同样只需秒速即可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无远弗届。《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凯南·马利克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的变化不在于新闻造假,而在于旧有的新闻守门人丧失了力量”。

  常在网上混,谁没见过几十个假新闻?打假“假新闻”现在都不是什么新闻了。而从专业层面来讲,鉴别网络信息真假,对一般网民而言,是有一定挑战的,但对于新闻从业人员来说,是基本的专业素养,因为真实是新闻唯一的生命。本来大众媒体应该承担守门人的角色,但一些媒体却被网络牵着走,从某种程度上说,丧失了自己的公信力。价值缺乏,基本的守门人失去了专业操守,那么势必在假新闻的传播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同时,技术让我们与真相、真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你所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你所听到的是你想听到的,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你的浏览历史,各种平台向你推送的所谓海量信息,又恰恰不断地迎合你的偏好甚至是偏见。人们选择新闻不再是基于事实的选择,更多是基于情绪选择,再将自我认可的事实传递给志同道合的人,在情绪上赢得共情。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舆论场,其实,每个个体都可以把关事实、拼贴事实碎片,真相来源于事实的挖掘与不断核实。可是即使当时有网络大V对该故事的细节逐条进行审视分析,提出一系列质疑,却立刻被一群网络侠群攻,出现了互联网最常见的“杠精”文化。

  互联网俨然成了言论的战场,在这个看不见的阵地上,是非黑即白,非你即我,尤其在探讨道德问题上,似乎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每个人的道德标准。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的公共空间中,网民讨论与辩驳的最终目的往往不在于寻求真相,而在于寻求所谓“共识”,甚至“站队”,放弃思考吧,彻底地扑向情绪的怀抱。

  人们选择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而自动过滤掉那些自己不愿意相信的。《牛津词典》将 2016年度热词颁给了“Post-truth(后真相)”。在全新的媒介消费场景中,受众心理需求从事实偏好向价值偏好转移。在后真相时代,机构类媒体更要坚守守门人的职责。而对于网友来说,无论情感上多认同一件事,依然要保有怀疑精神和理性思维,打破砂锅问到底,永远是个好品质。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