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工人日报:摒弃“门票经济”是大势所趋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祝建波 编辑:redcloud 2018-04-12 09:49:14
时刻新闻
—分享—

  原标题:【新闻观察】摒弃“门票经济”是大势所趋

  自5月10日起,位于湖南常德的桃花源景区将执行新的景区门票价格,即由原来的180元/人,调低至128元/人(仍为3日内有效),下调幅度约30%,成为湖南省首家积极响应全国两会号召、率先降价的重点景区。(见4月10日《湖南日报》)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正从过去少数人才能够享受的奢侈品,逐渐变成一种大众消费品,但景区门票不停上涨却是人们的直接观感。近年来,景区门票逢节必涨几乎成了统一动作,不少游客直呼“大好河山游不起”。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国家相关部门三令五申,要求抑制门票价格攀比上涨,甚至划出“3年禁涨价”的“硬杠杠”,而一些景区则在解禁年祭出“到期就涨”的对策。

  景区资源的公共属性不言而喻。但也不得不说,由于受到经营方式、服务项目、管理方式等因素限制,国内许多景区包括重点国有景区在内,长期以来都依凭固有的资源禀赋“靠山吃山”,或多或少存在“以景养景”的门票经济问题。这种把旅游景区看作财政收入摇钱树的地方政策,恐怕还是源于地方财政念歪了旅游的经。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眼球”经济和人气经济,它应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要素,然而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只涨不降,却折射出部分景区急功近利的心态——将直接门票收入看得太重,却对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对生态环境、文明素养的整体提升重视不够。当然,如果从合理分流客源、减轻景区环境承载和接待压力、解决主要景区节假日人满为患的角度来看,采取提高景区门票价格的方式,也无可厚非。但如果单纯奉行高价策略,以此增加利润,长远看很难构建“大旅游”体系,也必然会影响景区乃至一地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进入全域旅游时代后,对任何一个景区来说,紧盯门票的日子应一去不复返了。要想提高旅游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最好办法就是如杭州西湖那样舍弃门票的“小芝麻”,来换取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西瓜”。说白了,就是要以景区为圆心,以所在地为半径来规划和发展。这样一来,景区减免门票,表面看是在做赔本买卖,实际却是在践行一种新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虽然门票收入少了,但是游客会增多,产生的消费自然也会相应增加。有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西湖免费开放十多年,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就是很好的例证。

  当然,由于各地景区发展阶段、发展禀赋不尽相同,全面推广免票的时机,或许并不成熟。但能够和应该免费开放的景区,就要尽快免费开放。一定意义上说,景区门票降价乃至免费开放,从而回归其应有的公共属性,既是公众期待,也是共享发展理念在旅游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各地政府部门应秉持的一个民生取向。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