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不会插秧的情况有望得到缓解,贵州大学4月9日宣布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继续深化校、地、企帮扶合作,致力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产业人才,为贵州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4月10日《中国青年报》)
贵州大学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致力于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产业人才,暂不谈其对乡村振兴事业可能带来的益处,对大学生而言,此举无疑会引发大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从而培养出真正正视、关心乡村事业并乐于为此奋斗的大学生群体。
乡村始终是扶贫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许多的“农二代”虽长在农村,但多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加之当下社会人才培养多集中于城市进行,许多人不会干农活成了常态。大学生群体中亦不乏农家子弟,随着个人成长逐渐脱离农村,乡村情怀本就淡薄,加上当下社会精英意识的引导,大学生对于都市的渴望远远大过乡村,对乡村的关注度着实不高。
从每年大学生毕业季讨论的“逃离北上广还是回归二三线城市”话题中便可窥见,多数人更主要的还是将自身的发展与城市挂钩,极少提及乡村,对农村、农民、农业的关注确实不多,更别提主动自愿到乡村建设的了。农牧企业到高校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多为败兴而归。
更为明显的是,在大学学习农林牧等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甚至一度受到轻视,农村学生到高校学习农学甚至会被乡民嘲笑“到大学学种地倒不如直接跟我下地”。如此社会环境下,大学生对乡村的关注热情自然不高,甚至农学学生都对乡村失去兴趣。
但是相对落后的乡村难道就不需要年轻鲜活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吗?乡村,就应该是一个个青壮年都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儿童的“空巢”部落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2013年以来,精准扶贫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社会各界也在为精准扶贫努力,其中不乏高校大学生。
据《新华日报》报道,丹阳市上店村的陆韦栋大学毕业后受地方政策吸引回乡务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立全流程的现代化农机服务,“育秧时节,用最新育秧流水线播种机,每亩能净赚七八十元,一季可插秧2000多亩。”有知识的“农二代”回归乡村,并不只是挽裤腿下地,更能给乡村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
其实近年来类似的案例越来越多,这恰恰说明拥有科学专业的农业知识人才对农业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倘若没有优秀踏实肯干的拥有先进科学的农业专业知识人才关注乡村、关心乡村,为乡村振兴事业出力,怎么能真正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成立乡村振兴学院,致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产业人才,首先在观念上给大学生一个暗示:高等教育正在正视乡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必会接收到信息暗示,由此引发自身与之的联系,将注意力转移至乡村。对于社会而言意味或许更大,不仅在于引发关注,更在于对整个社会就业观念的影响。未来始终属于年轻一代,高等教育更需引导学生正视乡村,在心理上真正接受乡村。
文/农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