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位于甘肃折达公路的考勒隧道工程被举报“质量不过关”,双层钢筋变单层,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仅如此,拖延半年的整修工程,刷了层涂料就草草收场;整改不到位的情况,反映到公路局、交通厅却“此路不通”,引起网友高度关注。
据最新进展,甘肃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厅等相关部门成立调查工作组,一方面责成施工单位对公路全线进行安全检测、全面整治,另一方面将严查工程安全问题背后的违规违纪腐败问题,严查不作为、不尽责、官僚主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应当说,当地有关部门的反应不可谓不及时,举措不可谓不雷厉风行。然而,纾解社会公众的疑虑还有待时间和效果检验。试问,倘若没有媒体介入,“验收合格、整改到位”的折达公路还要走多少车?如果没有舆论关注,踢皮球的工作作风又会害多少人?
一条事关百姓福祉的扶贫公路,折射出有关部门的工作思路。可以说,甘肃折达公路整改不力的问题,是施工质量不过关、督促监督不负责、管理部门不作为等多重原因交织的结果。正因如此,善后工作必须条分缕析,有的放矢。比如,在调查中需明确,为何设计方案中的双层钢筋在施工中变单层钢筋,这其中有无利益纠葛?公路局等单位的职能定位是什么,怎样理顺行业监管的规则秩序?面对群众有理有据的质疑,信访部门该如何开展工作……一项项亟待解决的真问题,必须指向工程的真隐患,回应群众的真困惑。
需要整改的不只是公路,还有官场商场中的歧路。相比具体而微的单一问题,折达公路整改中所暴露的系统性问题更值得警惕。明明距离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红头文件却言之凿凿、一路绿灯;翻看白纸黑字的项目规定,监理方、施工方竟然能振振有词、混淆是非;身为行业的监管部门,竟然以“叫你吃饭,你可以不吃”为喻推脱职责。这种弥漫在施工方、监管方、管理部门之间自欺欺人的“默契”,罔顾性命攸关的质量规范,侵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打折公路”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行百里者半九十。”发生在甘肃的这一事件表明,从“三严三实”到“两学一做”,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到反“四风”不止步,党政机关里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顽疾还没有根除,党员干部的为民意识、法治规则依然有待加强。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对于甘肃下一步的整改来说,这样的要求再合适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