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提出向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这一举措有助于解决美中贸易中的逆差问题。然而,只要稍加经济学思考,就不难发现这一观点构建在错误的逻辑之上。
不妨以我个人生活为例。我经常需要出差,因此我和美联航之间有很大“逆差”。我经常去家附近的健身房健身,因此我和健身房之间有“逆差”。此外,我平常在家做饭,因此我和我家附近的超市之间也有“逆差”。当然,我和我的雇主芝加哥大学之间有一笔很大的“顺差”。现在,如果我单方面宣布对去健身房这种行为“征收关税”,那就意味着我要减少自己在健身方面的支出。但是,我个人的总体“贸易盈余”,即反映我所有“逆差”和“顺差”情况的贸易数字,并不会因此出现变化。道理很简单,我个人的总体“贸易盈余”,是由我个人的储蓄选择所决定的。
根据同样的道理,征收关税能降低美国整体贸易逆差这一种观点,并没有可信的经济学原理可以提供支持。一个国家的总体贸易情况出现逆差或者盈余,是由这个国家政府及所有家庭的储蓄情况所决定的,而政府以及家庭有关储蓄的选择并不会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例如,日本2012年以来着力推动日元贬值,几年下来日本市场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了大概50%,但日本的贸易收支情况并没有因此出现大的变化。事实上它的进出口同步出现了增长。
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美中贸易逆差,但是该举措同样会削弱美国出口,并增加美国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逆差,因为关税措施本身不会改变美国政府和家庭的储蓄决定。进一步看,关税措施将损害美国公众的福利,因为它将加大从中国进口原料的美国制造企业的运营成本,减少这些企业的最终出口,同时还将导致美国市场流通商品的价格出现上升。
总之,贸易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贸易壁垒和相关政策都不会实现想要的效果。我们应该超越对贸易逆差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真正重要的问题——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市场上流通商品的质量、外来投资面临的环境,因为这些因素将影响公众真正的生活水平。
(作者为斯坦福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助理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28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