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潭2月22日讯(见习记者 刘格)折纸起源于中国西汉时期,迄今为止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73岁的贺桂华心中,这门传统艺术才刚刚“发芽”。
折纸一向被认为只有小孩子才玩的游戏,但贺桂华却一直玩到了古稀之年,而且越玩越起劲,开创了她的一门独家“绝学”--彩纸折叠。贺桂华是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彩纸折叠的“掌门人”,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她就进行彩纸折叠艺术创作,已坚持40余载。她创作出了人物、花卉等彩纸塑作品上千幅。
初见贺桂华时,她头上整齐地扎着两根银灰色的辫子,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走进贺桂华家,一件件折纸作品被整齐地挂在墙上,有《黛玉葬花》《元春省亲》《金陵十二钗》,还有喜庆十足的《老鼠拜年》等作品。这些作品与传统的折纸不同,都是用糖纸、画报纸折出来的。
“糖纸折叠技艺学问可大着呢!”贺桂华告诉我们,彩纸折叠必须巧妙地运用糖纸上原有的色彩和图案,经过精心构思后再设计形态,折出来的作品既保留了糖纸上原有的图案,又呈现出再创造的艺术性,突出了“以纸为色、用折代笔”的特色。贺桂华兴致勃勃地现场给我们折了一幅作品,拿起客厅桌上的彩票,不到两分钟,一张废彩票经过她一双巧手的撕、搓扭、折叠、粘压,一个头戴红帽,身穿花衣,手提着大红灯笼的贺岁小人的便出现在我们眼前,废纸也变得有“生命”了。
谈起折纸经历,贺桂华说,一开始她也是从大众所认为的最基础的形状折起。有一次,她在玩耍中发现,将糖果纸搓、折一番后就能变成一个漂亮的小人,从此,便爱上了彩纸折叠。
一方折纸便是贺桂华的一方世界,不论是眼前所见,还是心中所想,一张平铺的纸,经由贺桂华的手,会变成古典忧郁的林黛玉,会变成活灵活现的的花草和鸟木……
慢慢的,贺桂华不仅仅局限于折纸,她还在用纸演绎魅力无限的传统工艺。她开始接摸索手撕画、雕刻画、剪纸画等各种纸艺。为了创作出自己独有的作品,贺桂华甚至不惜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将糖纸折叠技艺与中国传统元素融合,用折纸的艺术方式传承民族文化,让折纸焕发出更多活力与生机,也将彩纸折叠发展成为一门艺术。“现在很多人已经忘记折纸也是传统艺术,几乎只有小孩子会折飞机、折青蛙等小玩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折纸艺术,仍然停止在模仿阶段。”贺桂华说,神情中满是遗憾。
传承一直是贺桂华的心头大事。“彩纸折叠就像是我的孩子,守护这门艺术也是守护我的梦想。”现在,她每天不断创作,有时还带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种活动,不遗余力进行宣传。同时,她也在进行一些教学,教导一些喜爱彩纸折叠的孩子。
“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博大精深,希望彩纸折叠能够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洋溢着中国味道、展现中国文化的折纸作品,像剪纸、书法等艺术一样走出国门、发扬光大。”贺桂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