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新春走基层】醴陵沩山村:千年窑火蜕变后的“美丽山村”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李昆励 编辑:向宏鑫 2018-02-12 15:33:09
时刻新闻
—分享—

  "新时代·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醴陵沩山村:千年窑火蜕变后的“美丽山村”

沩山村月形湾窑厂航拍。胡俊摄

贫困户陈申山家的新房。

多年未归的女儿带着外孙女回家过年,陈申山每天都要去鸡舍捡“绿壳鸡蛋”给外孙女吃。

  华声在线2月4日讯(记者 李昆励)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的立春,记者随“新时代 新梦想”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采访团来到醴陵沩山村,这里是釉下五彩瓷的发祥地,也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共有382名贫困人口,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这个昔日的“小南京”正在逐渐打造为“湖南经典文化村”。

  古村复兴 贫困户转身当“老板”

  沩山村四面环山,盘龙溪自北向南蜿蜒而过,左右青山郁郁葱葱,一炉窑火延续千年,青石古道上车辙深深,山林间废弃瓷片俯拾皆是,这里,有我国保留规模最大,遗址分布最集中的古瓷窑遗址群“醴陵窑”,繁盛时期有窑厂百余家,曾有“小南京”的美誉。

  然而,因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所限,醴陵的陶瓷产业逐渐转移至醴陵城区,大批窑厂工人走出沩山,村庄也渐渐空了,昔日繁华的古村成了如今的贫困村。

  2017年,一场以文物保护利用助推精准扶贫沩山村的“复兴计划”出炉。以创建特色旅游名镇为契机,通过加强“醴陵窑”遗址保护和文物修复工程建设,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合理适度利用文物资源,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吸引外来游客,带动群众增收。

  “沩山古窑酒店”老板黄秋生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家庭因妻子重病而致贫,在帮扶单位和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下,黄秋生一家在紧临沩山水库的旅游环线公路边,建起了一座两层农家乐酒店,随着当地旅游开发的不断发展,黄秋生家的经济条件也逐渐好转,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酒店老板”。

  目前,全镇共有6家办理了营业执照手续齐全的农家乐,1家五星级乡村旅游点。在“醴陵窑”核心优势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走了沩山豆腐、沩山板栗、沩山黑山羊、沩山土鸡、沩山腊肉等“沩山特产”,村民们的收入也逐渐增多。

  这座古村庄,正通过复原历史的脚步,来寻找财富的道路,更多的贫困户,也在逐步迈入期盼中的幸福生活。

  危房改造 圆贫困户“团圆梦”

  走在沩山村的乡路上,山头的枯木仍挂着残雪,迎面吹来的风中带着浓浓的年味。72岁的陈申山正在清点今天鸡舍里的鸡蛋,10岁的外孙女用树枝在院子里追赶着小黑狗,屋顶上缓缓蔓延的白烟,是女儿在厨房忙碌。

  这本是最寻常的人间烟火,却让陈申山盼了多年。因为无房可住,多年前,陈申山的妻子带着女儿外出未归,自暴自弃的他终日酗酒,甚至想过自杀。2016年11月,陈申山家被纳入危房改造项目,2017年9月,一栋90平的青瓦红砖房落成使用。

  2018年新春,多年未归的女儿带着外孙女回家过年了。门上贴着大红的对联,客厅里摆放着崭新的三门冰箱,靠在墙边的新床垫还没来得及拆包装……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这个老人心中的喜悦。“连个自己家的屋都没有,她们怎么回来咯。”提及那些独自寄居的日子,陈申山眼眶中泛着泪光,“我外孙女都10岁了,这还是第一次来。”

  新房的落成,不仅让陈申山见到了多年未见的女儿和外孙女,还让他在自家屋前养起了鸡,沩山村特有的黑母鸡所下的“绿壳鸡蛋”,一个能卖1.8元,帮扶责任单位为其购买了150只鸡苗,如今,每天30个“绿壳鸡蛋”的稳定产量成为了陈申山的“固定收入来源”。

  如今,陈申山最大的心愿就是“身体健康,再多活几年,过几年好日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