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医卫界委员议“子承父业”:孩子如感觉不受尊重就不会想传承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芳 编辑:向宏鑫 2018-01-25 16:01:11
时刻新闻
—分享—

在大会分组讨论过程中,来自医卫界的委员们在积极建言献策。

医卫界委员们在热烈讨论相关内容。

  红网时刻记者 李慧芳 长沙报道

  在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会上,来自医药卫生界的湖南省政协委员王晓岳做了一个小调查,他让小组讨论在座的27名医卫届政协委员(含列席的医卫界领导),其孩子目前学医或从事医药卫生事业者举手,结果,仅5人举手!

委员王晓岳在大会上认真履职参会。

  王晓岳:“子承父业”更容易有所建树

  “仅占总数的18.5%,对于在座的湖南省医卫界‘大腕’来说,这个比例真的太小!”王晓岳说,他知道很多在某一领域有卓越成绩的医生其子女学医者不多,但此次如此集中而又有“针对性”的调查都不足百分之二十,依然让他颇有些失落。

  “世代行医、世代律师、教师世家……在一个行业中,世代意味着传承,是一种经验、知识与精神的累积和沉淀。”王晓岳认为,从行业来说,“子承父业”是有利于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几十年做一件事,肯定会做出一定的业绩。几代人做一件事,就可以做出品牌,做出百年老店。传承也是一种工匠精神!”

  王晓岳认为行医更是适合“子承父业”被世代传承的行业。“整个家庭里都是医生,是一种很好的氛围,也更便于研究、探讨和技术经验交流,站在‘巨人父辈’肩膀上,更容易有所建树。”

  “子承父业是最好的传承,它的实现还需要社会更多的支持。”王晓岳建议,对“子承父业”(一级学科相同)的二代和三代继承者,甚至可以考虑减免税收。“这有利于企业成长和人才培养,有利于多数学子择业、就业,实现自身价值。”

委员黄惠勇在会上参与讨论。

  黄惠勇:跟师学徒也是医学传承的一种方式

  “古人曾有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王晓岳的观点引发了其他委员参与讨论,湖南省政协委员黄惠勇就指出,尤其中医,更是一个讲究传承的领域。“如果家里是做中医的,当然是很希望子承父业的。”

  但黄惠勇也指出:“现实情况却往往是,我希望子女传承,但子女不喜欢,他不愿意,你有什么办法呢!”

  “眼下医学这个行业,风险太大,压力太大,相对而言就显得待遇太低了。”黄惠勇指出:“医学是永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没这个心理准备,不能吃苦的孩子他也做不了这个事。”

  黄惠勇建议,关于医学传承,也可以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如跟师学徒。可以带徒弟,带实习生、硕士生、博士生,现在还有住培、专培。”

委员向华说,作为一名医生,每一台手术他都想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

  向华:孩子如果觉得这个行业不受尊重就不会想传承

  湖南省政协委员向华指出,“子承父业”的情况,在很多行业都有,它有利于传承。

  “以前,医疗行业是一个热门;但现在,你会发现,不是很热了。”向华分析,当医生是为了救命的。“但现在社会上有一个不好的观念,总认为当医生是用来赚钱的,用来提高收入的,所以导致了社会对医生的观感可能有了一些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愿意子承父业的人也必然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孩子就算是学医的,也不一定毕业后从事这一个行业了。”

  除了社会认知偏差和不被理解,向华还指出,医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作为父母,很多人也不愿意看到孩子从事这一方面的工作。”向华分析,医生可能更注重孩子的优生与优育,孩子聪明,在受到良好教育后也基本上不愁找不到更好的工作。

  但向华也指出,从工匠精神来说,医生的孩子如果愿意学医,将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传承,对行业发展和患者治疗来说都是好事。“但是,如果孩子觉得在这个行业不受尊重,又这么辛苦,孩子就不会去做这方面的工作。”

  向华呼吁社会能够更多的理解医生的奉献,尊重医生的劳动。“我作为一名医生,说句心里话,上了手术台就忘了一切,每一台手术都想把它做到极致,做到最好。但是,天不遂人愿的东西很多,医生是用来治病救命的,但有的命还真的就救不过来。在这种情况下,我想呼吁社会能够给予更多理解。”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