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精明的人玩转游戏,平庸的人被游戏玩

来源:红网 作者:强德平 编辑:王俞 2017-11-26 00:04:04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现象级”手游,俘获了数以千万计玩家的心。根据第三方数据公司伽马数据的统计,其用户已超两亿,日活用户超过5000万。按照新事物的发展特点,越是发展快、容量大、短时期所受欢迎广,越应该值得思忖和警惕。前不久,人民网、新华社分别以《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等为题批判了王者荣耀歪曲历史,诱导未成年人花费重金购买游戏角色,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站在社会治理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宏观层面,这样的建议和提醒是必要的。但对于娱乐时代的细微层面来说,并没有太多建设性意义。前不久,也有人提出,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学生越来越多,要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对此,游戏在版本更新时就采用了“实名认证”方式。然而,漏洞百出、收效甚微。

  更准确地说,开发商虚设“门槛”,只是做足了“门面功夫”。游戏热度丝毫不减,未成年人更是一如既往,归根究底的原因在于,类似这样的游戏,始终都要以营利为目的,为了在游戏市场争得一隅,面临的竞争也会来自方方面面,开发者当然会绞尽脑汁将用户留下来,甚至为吸引很多玩家“无所不用”。所以,寄托于游戏平台的自我矫正,从而使得学生远离,无疑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浪漫主义”。

  再回过头来看文化层面的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心智发展处于起步期,对于知识的获取也缺乏选择性,如果长期浸融其中,后果不言而喻。但对于中学生和大学生而言,文化方面的危害要小很多,毕竟大多数人已经有自己的知识体系,明白“李白”是历史上吟诗醉酒的诗人,而不是王者峡谷仗剑刷野的侠客。

  从另一个角度想,文化危机是否也只限于沉迷游戏的学生呢?对于永远不玩王者荣耀的学生,这样的危害又何从谈起?反过来看,沉迷游戏的学生面临最大的危机紧紧是在文化领域吗?我想,对文化担忧只是娱乐隐忧的一个方面。

  前不久,清华附小的小学生运用大数据探究苏轼被舆论热议,其中有一名网友的评论是“别人家的孩子都如此优秀了,我却只能看着坐在沙发上打游戏的弟弟”。虽然一名网友的评论没有太大的代表意义,但从侧面反映出,在这个普遍为“王者荣耀”担忧的时代,已经有很多家长,及时调整教育的方式,防范可能的危害,而有的家庭,仍旧不为所动,习惯性怨天尤人。

  这种小学家庭中两极化现象,在大学生中同样存在。不能否认的现实是,有的人在半夜考虑攒钱(指游戏金币)买英雄的时候,已有人早早起床前往自习室、实验室钻研学问,“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重新审视“王者荣耀”,还需重新看待这个时代。对于这样一个娱乐时代,尼尔波兹曼曾有过深刻预见:我们今天所处的世界,处在一个信息和行动比严重失调的时代。在空前便利的信息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聪明,也比任何时候都轻飘。“王者荣耀”,只是这个时代泛娱乐化的冰山一角而已。假如没有它,不难说又会有下一个“王者星耀”“钻石荣耀”蹦出来,占领娱乐市场。比如最近逐渐火起来的手机“吃鸡”游戏,根据市场监测,其游戏程序下载量居高不下,“增量”十足,而王者荣耀更多在“啃老本”,靠“存量”支撑。

  我们应该警惕的,是游戏背后的娱乐泛化,而非游戏本身。精明的人通过研究大众的心理特点、价值观念、思维惰性和娱乐心态,然后设计出与之相“配套”的游戏供大众选择消费。有人以电竞人的少数成功作为自我说服的理由,自然也经不起推敲。游戏玩家存在老化退出和职业淘汰,而且大多数普通人并不具有“登峰造极”的能力。所以,与其盯着电竞行业已经争得一席之地的高水平玩家,还不如选择相信“书中自有千钟粟”的道理。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能从毕业生的朋友圈中读到毕业季的一份辛酸和无奈。一方面,这有毕业生人数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过分激烈的缘故;另一方面,这也有自身能力欠缺,拿不出“看家本领”,没有被一些求贤若渴的单位真正动心的缘故。在此,我也想共勉一句:有时候,有一些危机意识并能化知于行,是智慧,也是能力。

  回过头来看,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有一定存在意义。比如学习累了和同学舍友一起唱唱歌也能缓解压力,带来新的动力。不可否认,游戏也有这样的作用,甚至玩一些益智类游戏还能促进大脑开发。但倘若将游戏视作全部,成为茶余饭后的话题谈资,整日沉醉的身心寄托,真该谨慎起来了。

  还是那句话,精明的人玩转游戏,平庸的人被游戏玩。玩游戏未尝不可,但千万别被游戏所玩。

  文/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