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警惕“感恩教育”沦为一场情绪消费

来源:红网 作者:强德平 编辑:王俞 2017-11-24 00:04:2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感恩节算是个舶来品,起先只在美国和加拿大有。但因为“感恩”是人性中非常可贵的品质,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表达感谢也应被世界人民普遍具有。因此,感恩节逐渐得到了世界人的认同并成为世界性节日,自然也在中国落地生根。

  但感恩之意,中国自古有之。比如“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一饭之恩,永世不忘”等等名言,充分说明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在感恩问题的诫勉和警醒丝毫不落人后。一如既往,今年的感恩节还是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种热度,虽然只是短暂存在,但多少也有利于人们反求诸己。只要有人能有所感触,便是有价值的,自然不必苛求这对社会的普遍意义究竟几何。

  提到感恩节,当下有一种特殊的集体式的“感恩教育”不得不提。前几天,江苏盐城某中学邀请“感恩教育第一人”彭成做专题报告。6000多名师生参与的现场,很多人抱头痛哭。此外,如果百度词条中输入“感恩教育,现场痛哭”字眼,会发现此类现象十分普遍。

  校方的初衷当然是好的,让孩子学会感恩的确也是教育的关键一环。但就怕在现实语脉中,感恩教育成为一种负担,裹挟人前进,或者成为一些人牟利的手段。当这种被网友普遍评价为“像极了非法传销”“纯属洗脑营销”“简直就是火葬场”的“感恩教育”出现时,我们应该有所思忖和警惕:这是否属于真正意义的感恩教育?

  如果在脑海中深挖,我小时候也参过类似场面宏大的报告,而且印象中也有不少人感动得稀里哗啦、痛哭流涕,当然也有调皮一点的学生,对此类说教并不感冒。但最终的结果都是,报告结束过不了多久,所有人都将其抛于脑后。感恩教育自然也没有起到真正现实作用。现在想想,觉得这更像是一种情绪消费,应该被“否定”。

  日本哲学家中岛义道认为,“不忘感恩的人”有时候缺乏“表达的自由”。这句话放在群体演讲中十分合适。因为我们强调感恩之重要,将人的感恩程度与人格好坏联系。群体性“感恩教育中”,恰恰存在这样一种强迫,让每个人都按照演讲者预先的设计一步步进行,如果有“反抗者”,首先会被周围的同伴“耻笑”为“冷血动物”,更不必谈对台上讲演的人提出质疑。学生如此,教师亦然。

  按照勒庞大众心理学研究的观点,同样能够解释此类现象。用他的话说:“群体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提供给他们的各种意见、想法和信念,他们或者全盘接受,或者一概拒绝;将其视为绝对真理或绝对谬论。”由于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群体所公认的,并不一定是“真理”,也有可能是“谬误”。而群体在一起,又会表现出极高的“道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由报告人稍加引导,甚至老师“事先”就告诉学生,“这是专家的报告会,大家一定要认真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一幕幕悲情场面。

  所以,将此类“感恩教育”定义为一场“情绪消费”并不为过。由此我也觉得,感恩更应是一种主动的体会,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在最近《挑战不可能》的节目录制现场,当顺利完成“百步筑梦”挑战的国旗护卫队擎旗手张自轩看到父母的一瞬间,眼泪就湿润了。其中有一个插曲是,父母在天安门广场看到孩子时,由于在执行任务,张自轩肢体一动未动,但心里却牢牢记住了那是哪一月哪一天。令所有人动容。

  有时候,碍于生活,工作或学习,人总是充满无奈。前不久听一位记者的小范围讲座,他讲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因为意识到“子欲而亲不待”的道理,在十一黄金周期间,他毅然回家陪老母亲度过了八天节日。临走之时,知道母亲年迈,便不让出门相送,等到开车将要出发时,在一楼窗角看见了母亲正在深情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他当即泪流满面。因为要按时返回工作,还是慢慢地启动了车子。

  感恩之路,常存的是亏欠。读了大学,我也只能逢寒暑假才能回家陪陪父母。一年见不了几次让对“什么是思念”也有了一些切身的理解。或许这时才开始慢慢体会到什么是感恩,自然和那个少年时期坐在人群中,从话筒里听得的感恩不太一样。我想,为了不对真正要感谢的人有永远的亏欠,逢年过节回家陪父母“洗洗筷子刷刷碗”固然好,倘若无法回去,也可以在人生的某个瞬间,想起父母深情凝望的目光,停下手里的学习和工作,然后打通电话,问一声平安。

  文/强德平(陕西师范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