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返乡是影视剧的重要表现内容。近年来涌现了《海外赤子》等作品,并在经验累积中形成了“歌赤子情,颂热土梦,聚家国心”的创作范式,掀起了一股影视作品的“返乡潮”。(《光明日报》11月22日)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以往农村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已经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逆流”下乡,成为“返乡潮”作品描绘的主要对象和创作来源。
福建省福安市,现有返乡创业大学生600多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在富阳,90后女大学生何叶丹回乡开家庭农场,两年营业额达千万;在安康,大学生衷显艳返乡创业办养殖,一年净收入达25万余元。这样的创业例子实在太多,在每年宣扬“最难就业年”,或大学生为就业选择犯难时,回报故土、自主创业,已经另辟蹊径,开拓出一条可行之路、康庄之路。
在过去,正如林语堂所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它思想的产物。”广大乡村走出的青年学子,被城乡二元结构和“寒门难出贵子”的偏差观念束缚得太深。在此语境中,传统的家乡情结遇上个人发展,小家成就遇上大家需求,都是难以求解的问题。当全村唯一的大学生好不容易出城了,却又回乡“创业”,乡亲们首先不问致富良方,而是暗自忖度:“是不是城里混不下去了?”进城之人,回乡一旦不衣锦,就几乎要与落魄划上等号。乡村与城市的尊卑观念,挡住了乡村适应时代的步伐,更给大学生利用高等教育回报乡梓的情怀泼了一盆冷水。
进一步说,人言可畏并不是乡村留不住人的主因,见识过城乡发展差异的大学生,对乡村创业能否成功始终顾虑重重。没有雄厚的创业资金,缺乏广泛的商业人脉,与创业打交道的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父老……在与现代创新创业模式大相径庭的乡村,创业似乎前路茫茫。
可贵的是,在日新月异的今日,大学生“逆流”返乡创业,已经与乡村振兴成为命运共同体。现今之大学生有足够的学识、魄力与信心去应付前行风波。创业者何叶丹,因为在大学时学习过资金融资和财务管理,相比其他原始农场,她的农场资金链通畅,至今没有遇上资金短缺等问题。返乡创业大学生刘珍文在宁德市首次引进了营养催花技术,村民种植花卉、水果,一亩每年能增收2000多元。
农民“靠天吃饭”的原始生产局面,在大学生返乡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电商平台进行有益改造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农业经济的盘活和现代化适应,在大学生返乡创业大军中已经不是奇事。
同时,大学生返乡创业也不再是形单影只,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顾虑已然化为热情,踌躇逐渐退为后话。
返乡创业最大的亮点在于,在乡梓情怀与个人发展中,找到了一个立足点和平衡点。中国人的家国信仰不会改变,中国人的情感共鸣以乡为先,牵挂有多深,誓言就有多重,在乡音无改的黄土垄中,又有什么理由不使大学生和乡亲们结为各自发展最值得信任的伙伴呢?
因此,站在时代创业的风口,大学生应当借此巨风,不仅让自己,也让站在信息社会之外的家乡发展“飞起来”。有句俗语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村创业的发展方向其实可以千差万别,依托各大乡村的特色农业、民族风情和旅游资源产品,借助互联网平台宣传与推广,都是返乡创业的有益尝试,对当今饱受多样文化影响的都市人来说,显得朴实又多彩,具有强大吸引力。返乡创业的适销对路、创立品牌也就不再举步维艰。
乡情不泯,根在情在,人虽远离,情丝不改。实业家李嘉诚、霍英东等先生,匡扶家乡建设,饮水思源,关心乡梓。大学生又何尝不能在梦与路的结合上找准抉择契机,抓住关键,实现梦想与乡梓情怀的二者兼得呢?
文/刘浩田(华中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