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年前,中国留学生江歌在日本被杀的新闻曾引发关注。事发后,凶手(江歌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已经被日本警方抓捕,刘鑫迟迟没有面对媒体以及江歌的母亲,甚至双方在网上发生隔空冲突;而江歌母亲则在网上公开刘鑫的个人信息,引发了大规模人肉与骚扰。(11月4日《新京报》)
这两天不少自媒体大V的集体声讨,让刘鑫成为过街老鼠。咪蒙推送的那篇《刘鑫江歌案: 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更是将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一方面在谴责刘鑫事发后的冷漠、自私,另一方面却又在代表法律申请“处死”陈世峰。充满戾气的“伪道德”文章,将朴实的善良带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审视点上,最终让身处舆论漩涡的每一个当事人伤痕累累地活在过去的回忆中。
不知道生活在天堂里江歌看到这样的结局又会作何感想?
江母、刘鑫一家的经历很像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东方快车谋杀案》里列车上的12个人。一起绑架谋杀案的发生,导致了所有人都生活在焦虑、悔恨、复仇的状态中。如此割裂的状态势必无法逼近事实的真相,相反会让键盘侠们开启一场又一场道德审判。
唐映红在《江歌案:一场遗憾的受害人“相煎何急”》一文中写道“从心理学角度,在巨大应激性情景下,选择退缩和缄默是人性的正常反应之一种。尽管我们赞许那种直面困难不退缩的担当勇气,却也不应过分指责有些人退缩的懦弱。”此刻的任何人都不是当时案发的刘鑫,我们无法体会当时及事后内心真实的感受。寻求事实的真相,必须要在所有当事人平静的状态下才能进行下去。带有怨恨的寻找加上带有悔恨的逃避,只能够让人们离事实的真相越来越远。同时也会不断加深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加剧彼此间的不信任。
江歌用善良换了刘鑫的平安,但这份善意却被身处在互联网中的每个人弄得支离破碎。网友们集体声援江母的行为看似是一场正义的行动,但是否会给江母造成一种舆论假象即刘鑫才是最应该被审判的人?同时,这场为了“正义”而声援的行动,是否会加深刘鑫对江歌案的逃避?原本需要更多安抚的案件当事人,却被舆论场的正义之声弄得更痛苦;原本需要用时间来弥合的伤口,却被“以流量为王”的自媒体撕裂得更深。
我想生活在天堂的江歌,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自己母亲每天悲伤地活在阴影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集中所有人的力量去帮助案件中的所有人解开内心的枷锁。学会接受事实、面对事实,才能够释怀事实、解决问题。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如果江歌在天堂有知,看到人们以“正义之名”来加深亲人的痛苦,想必她也会难过的。
文/姜宇宾(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