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11月13日12时讯(首席记者 雷其霖 实习生 谢佳洁)生活在1.45亿年前,全身身长8米左右,高约4米,弥补了中国没有完整肉食恐龙骨架的缺憾。这样一具神秘莫测,年代悠久的恐龙就藏身于重庆市北碚区重庆自然博物馆。在重庆博物馆里还有8000余件奇珍异宝,皆免费对市民开放。这也是北碚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开发,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的一次尝试。
发现恐龙过程曲折 弥补中国无完整肉食恐龙化石的缺憾
位于重庆自然博物馆的这具肉食恐龙骨架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原本生活在1.45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科学命名为“上游永川龙”。
说起发现恐龙化石的过程,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感慨“的确费了一番周折”。
故事要从上世纪70年代说起。
1976年6月的一个上午,重庆市永川区开始电闪雷鸣,继而下了一整天的暴雨。
雨停之后,永川区上游水库负责大坝安全巡查的工作人员在离库坝约200米的一片红苕地里,发现一块东西在雨后强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
起初该工作人员以为是鱼鳞。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专家张奕宏听闻消息后到现场查看,认为这是恐龙的牙齿。
张奕宏亲自来到化石发掘现场,他用小錾子一点点清除包裹在周边的岩石。不一会,一个牙齿的完整形态就从地里“冒”了出来,看起来更像一把小号的匕首。
根据张奕宏的经验判断:这个恐龙不是普通恐龙,而是肉食恐龙。
“这是一个恐龙的头骨!”张奕宏一颗颗清理着恐龙的牙齿。当他看见牙齿长在颌骨上时,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地叫了出来。据观察,这块头骨长82厘米,高50厘米。
在镜头下,恐龙头骨一点点暴露出完整的轮廓。恐龙头骨后关联着一长串脊椎,脊椎之下还有后肢骨。
参与发掘的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具肉食恐龙的骨架。恐龙仰首翘尾,锋利的牙齿隐约透射出当年的“杀气”,似乎在临死之前拼命地挣扎、咆哮。
专家们将化石送到北京进行修复整理。有“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之称的杨钟健异常兴奋。他研究恐龙数十年,但遗憾未在中国发现完整肉食恐龙的化石。而“上游永川龙”的出现使这个遗憾从此消失。
馆内8000件珍宝免费开放 周边还有不少好去处
值得一提的是,恐龙死亡后,联系头骨与颈部脊椎的肌肉、肌腱和韧带会腐烂,经流水一冲,彼此很容易解体。但位于北碚的重庆自然博物馆里的这架恐龙头骨仅缺失前肢及部份尾椎。它的牙齿生在颌骨上,头上的骨骼也丝毫没有损伤。
作为博物馆的展品,它是当仁不让的镇馆之宝。
为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博物馆还复原了肉食恐龙的发掘现场。平日里重庆自然博物馆常能迎来“看稀奇”的市民和陪同孩子前来参观的家长。
据重庆自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肉食恐龙外,馆内还有展品8000余件,陈列于恐龙世界(恐龙厅)、动物星球(生物厅)、山水都市(重庆厅)、地球奥秘(地球厅)、生命激流(进化厅)、生态家园(环境厅)等六个专题展厅。
博物馆基本陈列取材于自然标本及其保存环境的研究成果,以“主题单元式”、“生态场景式”、“分类序列式”等表现手法,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综合了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趣味性。重庆自然博物馆亦免费对市民开放。
据了解,重庆自然博物馆坐落于北碚区缙云山麓,其占地面积216亩,核心功能为“科学研究、标本收藏、科普教育”,拓展功能为“生态园林、旅游服务”。
可以说,重庆自然博物馆是北碚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个缩影。
像重庆自然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在北碚还有很多。作为曾经的抗战大后方,今天的全国先进文化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北碚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仅自然人文景观和陪都遗址就有104处。
上百位文人墨客还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林语堂、胡风在北碚研学多年;老舍在这里完成了举世轰动的作品《四世同堂》;梁实秋在北碚居住时,笔耕不辍,曾撰写20多篇散文随笔,以《雅舍小品》命名出版,并因此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名声大噪……
坐落在北碚区内,有着300多年历史的金刚碑文化街区,和马鞍山湿地公园、景瑞依云公园、金果园等众多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使北碚成为了文化资源丰富,城市底蕴深厚,新旧文化融合之地。
北碚区内旅游推荐线路一览:
城市文化游线路(乘坐北碚城区旅游环线)
轻轨6号线状元碑站→城南公交枢纽→重庆自然博物馆→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卢作孚纪念馆→老舍旧居→梁实秋旧居→返回
自然风光游线路
轻轨6号线状元碑站→城南公交枢纽→重庆自然博物馆→缙云山→缙云山索道(上行)→缙云山景区→缙云山农家乐→缙云山索道(下行)→马鞍溪湿地公园→返回
休闲度假游线路
轻轨6号线状元碑站→城南公交枢纽→重庆自然博物馆→景瑞依云公园→金果园→海宇云水温泉→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