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首页 | 新闻热线 | 在线投稿
当前位置:

鞠躬礼入校规,立德还是作秀?

来源:红网 作者:陆冰儿 编辑:王俞 2017-11-09 00:01:4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课前,师生须互行鞠躬礼。学生必须弯腰90度,老师弯腰不得小于45度。回家后的礼仪作业包括向家长鞠躬,弯腰90度,停10秒以上;为家长洗脚,一次不得少于3分钟。为督促每位同学完成作业,要求拍照上传班主任家长微信群。“我们的办学理念是‘育礼育爱育能育特育智育体’,积极倡导文化育人、立德树人。”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尚书中学校长对校规作出了如此解释。(11月7日《燕赵晚报》)

  这一做法其实并非首例,曾有重庆万州区一中学举行毕业典礼时900多名学生向老师行跪拜礼,感谢老师3年来的教育之恩。不禁要问,学校如此郑重其事组织学生行跪拜礼、鞠躬礼,甚至写入校规,这背后的意义究竟是真正弘扬了忠孝之德,还是最后仅停留于形式的虚假作秀?

  校方有此初衷,实为好事。忠孝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一环,借助鞠躬、洗脚这一形式让学生身体力行地感悟传统美德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但严格规定鞠躬的弯腰角度、洗脚的时间,并写入校规,这般郑重的规章化让原本积极的初衷,逐渐演变成一项带有目的性质的形式化日程。现实意义中的鞠躬礼,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崇敬之谊,应当是发自内心真情实感而作出的一项礼节性活动。校规严格规定下的鞠躬礼,借助于各方面细节化的要求和事后的检查而无形生出一股压力。在此之下,鞠躬成为了迫于压力而作出的举动,它变得不再纯粹化。鞠躬时对角度、时间是否合乎标准,达到规定要求的多方考虑令此刻的行为者早已失去了那份礼节性尊敬的专注,而只是为了弯腰而弯腰,徒留形式,缺乏本质。这种意义上的鞠躬不再是礼节,成为了一项演给外界的模式化任务。

  作为忠孝礼仪文化的原本受益者,学生在这一模式下却更大程度上变为了任务执行者。他们一部分人出于新奇,将礼仪作业看作是一项有趣、好玩的游戏;一部分人则基于从小素质教育下“听话”精神的熏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获得家长的赞许而去完成任务。无论哪一种,都不是完全发自内心对长辈的尊敬之情而作出的举动,这就决定了鞠躬礼的执行效果不会长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学生的新奇感消耗殆尽,愈发随意的态度将取而代之。

  而家长之于这份形式化的“作业”,既是任务的监督者,亦是任务的执行方。他们要督促孩子完成礼仪作业,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对忠孝礼仪等传统文化的认知。同时,家长又需要配合孩子完成鞠躬和洗脚的作业,拍摄照片上传家长班主任群接受最后一步检查。这也许会在初始阶段博得家长的认同,取得一定效果,但久而久之的流程化、形式化,终将会使耐心消磨,最后过渡为将“成果”一拍了之以应付老师作业的局面。

  真正的鞠躬礼是有感而发的自主行为,而非施加压力下的产物。弘扬忠孝礼仪的方式有很多种,校方更多要考虑的应当是如何使学生真正了解、接受中国传统美德。以注重本质的改变取代形式主义的兴师动众。将鞠躬礼写入校规并进行严格规定,最后造成的只会是一场大秀,一场学生演给家长看,家长演给学校看,学校演给社会看的大秀。

  文/陆冰儿(苏州大学)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返回专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