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见习记者 汪衡长沙报道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赴湘考察时指出,湖南应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在时代大潮中,湖南该如何努力补齐开放经济发展短腿呢?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商学院教授柳思维,他说:“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过渡带’与‘结合部’的新发展定位,我们必须要把湖南建设成中部内陆腹地直通国际的开放大通道、大走廊。”
柳思维表示,“过渡带”与“结合部”的新发展定位,从历史上来说,宣告了湖南农业大省封闭地位的结束,重构了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专属湖南的区位坐标;从现实来看,指明了湖南在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应有的战略担当与时代责任;从未来发展趋势来说,科学指明了湖南在新经济地理格局中应当发挥的区位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柳思维指出,发挥湖南“一带一部”的战略区位优势,建设中国腹地联结国际开放大通道大走廊是一个系统工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全省上下同心戮力,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建议采取以下五个战略举措。
第一,建设直通国际陆海大通道的立体综合大交通网络。建设国际开放大通道大走廊,首先要强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特别是建设综合大交通网络,打通陆上通道、国际航线、水上通道,建成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将湖南建设成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承东启西的重要纽带和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大交通网络的重点是:推进铁公水航空联运,将长沙建成全国重要复合型综合交通枢纽,将岳阳建成通江达海的区域航运物流中心,将衡阳、郴州建设为面向两广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将怀化打造成面向西南辐射南亚的区域性商贸物流枢纽。
第二、建设以长株潭为核心的大开放通道城市群。开放大通道、大走廊的形成要靠大城市和城市群这一空间载体。只有完善城市群功能,大力提升其产业竞争力、要素聚集力、经济辐射力,提升其国际性水平与功能,才能将大通道、大走廊的连接和过道效应转化为要素聚集效应、产业带动效应、市场开放效应。具体是: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中部腹地具有国际影响的最大增长极核;把岳阳建设成开放大通道北门户新增长极;把“衡阳——郴州”建设开放大通道南门户新增长极;把怀化建设发展成大西部核心增长极。然后以长株潭为中心、以岳阳、衡阳、郴州为节点,建设中部腹地联结国际的开放大通道、大走廊。
第三、构建面向四面八方直通国际的大开放格局。湖南在与全国各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上,应该形成面向四面八方的大开放格局,努力深化全球合作和国际交流。向南,发挥内陆中西部地区毗邻广州最近的地理区位优势,推进郴州粤港澳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大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全面深度合作,承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同时对接广西、云南两个东盟桥头堡,深化与北部湾城市群合作互动,参与东南亚合作以及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向北,推进与武汉都市圈、郑州中原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合作,启动与雄安新区的对接,参与雄安新区的建设合作。向东,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强化与环鄱阳湖城市群、长三角区域合作,承接上海自由贸易区,推进湘江新区、岳阳临港经济区建设,争取上海自贸区政策延伸覆盖。向西,以加强中西部省份合作为重点,承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拓展与成渝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合作交流领域,打通向西国际物流通道。
第四、打造直通国际的大开放平台体系。口岸处于对外开放发展的最前沿,是面向世界的窗口,连接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湖南要实现开放崛起,打造开放大通道、大走廊,就必须加大内陆口岸平台的建设,大力拓展口岸通道,充分发挥特殊监管平台功能,并在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上创新。通过政府组团出访等形式,完善国际合作与开放平台,提高集聚开放要素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引入外国领事馆、国际组织、国际活动、国际交流项目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国际展会、外贸综合服务中心、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等平台建设,打造若干海外重点展销平台。
第五、建设接轨国际开放度,高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效推进新时期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扩大国际先进要素引进造就一批大产业。同时,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要求,进一步乘势而上,立足湖南特色和优势,扩大外联开创湖南企业 “走出去”升级版。